救生员长期不足 泳客安全隐患大
本港救生员过去多年来人手长期不足,政府拯溺员总工会主席邓子安表示,遇溺事件一宗都嫌多,瞭解到康文署本月1日批准延长当值救生员工时,邓希望新措施能增加更多人手。\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叶浩玄(文) 叶浩玄(图) 叶浩玄、邓浩朗(视频)
屯门蝴蝶湾泳滩前日(5日)下午发生一名女子遇溺死亡惨剧,自6月21日至前日止,蝴蝶湾泳滩已发生三宗遇溺意外造成两人死亡。
大公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泳滩的多名泳客和救生员。80岁的李先生是该泳滩的常客,游了近20年,非常熟悉该处的情况。“这片水域不时都有急流和暗流,游起来会好费力,好难游,平时无风浪好易就在防鲨网内来回游完一程,如遇到暗涌,要花多近七成时间和气力才能游完一程,相当吃力。”
有时遇到水下急流和暗涌,会令到人在海中“凼凼转”,游得好艰难、好危险,“特别水涨时,以为只到胸口的水位,好快就变成脚不到地的没顶,潮退时水降得好快,游出好远,水线都仍只到胸口,潜在不少危机,好多不瞭解的人,好易发生险情。”李先生建议下水前要做足热身运动,量力而为,最好用绳系着浮板才游出去,以防体力不支时作救急用。
另两名在前日目睹遇溺的陈先生和郭先生都是该泳滩常客,两人表示,当时见到女遇溺者被救上岸时,手脚早已僵硬。陈先生认为,泳滩救生员在当值前(上午9时至下午6时当值),已有好多人来游早泳,不少长者甚至拐着杖或由家佣带来,泳滩亦设有救生员和了望台,相信事件并非是救生员人手的问题。
不过,另一名75岁的泳滩常客梁先生表示,该泳滩基乎年年都有人遇溺死亡,虽然有不少救生员当值,但好多时都见到他们坐在岸上亭内或了望台里,甚少见到有人会驾救生艇出海巡视。“到看见有人出事才敲钟发警报,再驾只艇出去救都迟啦!”。
常带同女儿来泳滩游水的梁先生认为,虽然有救生员当值,发生遇溺,家长和自己都有责任,不能完全依赖救生员。
记者随后向现场多名救生员瞭解情况,惟多名救生员以正在当值不方便婉拒访问。
本港救生员过去多年来人手长期不足,政府拯溺员总工会主席邓子安表示,遇溺事件一宗都嫌多,瞭解到康文署本月1日批准延长当值救生员工时,邓希望新措施能增加更多人手。\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叶浩玄(文) 叶浩玄(图) 叶浩玄、邓浩朗(视频)
屯门蝴蝶湾泳滩前日(5日)下午发生一名女子遇溺死亡惨剧,自6月21日至前日止,蝴蝶湾泳滩已发生三宗遇溺意外造成两人死亡。
大公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泳滩的多名泳客和救生员。80岁的李先生是该泳滩的常客,游了近20年,非常熟悉该处的情况。“这片水域不时都有急流和暗流,游起来会好费力,好难游,平时无风浪好易就在防鲨网内来回游完一程,如遇到暗涌,要花多近七成时间和气力才能游完一程,相当吃力。”
有时遇到水下急流和暗涌,会令到人在海中“凼凼转”,游得好艰难、好危险,“特别水涨时,以为只到胸口的水位,好快就变成脚不到地的没顶,潮退时水降得好快,游出好远,水线都仍只到胸口,潜在不少危机,好多不瞭解的人,好易发生险情。”李先生建议下水前要做足热身运动,量力而为,最好用绳系着浮板才游出去,以防体力不支时作救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