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扎根长江畔 冀破化工“卡脖子”
18年前,“75后”香港人李文恩为家族企业长远发展早着先机,北上进军化工行业,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主要生产高端含氟新材料及氯碱基础产品,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四氯化碳转氯仿技术,目前业务已稳占中国市场前列。李文恩安排见证其一路成长的公司董事总经理杨作宁接待采访团一行,并通过电话与采访团畅谈绿色化工厂房的建设历程,以及打破西方“卡脖子”的发展策略,感受民族企业自立自强气魄。/大公报实习记者 章嘉伊、姚淑敏、王楷源、马林兴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采访团一行瞭解到,作为江西的龙头企业,江西理文化工销售总收入超190亿元(人民币,下同),纳税超16亿元。公司沿着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茁壮成长,业务蒸蒸日上。
李文恩于2000年加入家族企业理文集团,经过咨询及多方考察,最终决定进军化工行业。由于化工行业对控制物流运输成本要求比较高,理文化工选择落户靠近长江的瑞昌,厂区距离长江流段仅一公里,自建厂以来,江西理文化工对于污染水质的把控就十分严格。伴随国家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策,企业绿色转型步伐持续提速。
研含氟新材料 打破美企垄断
为解决氟化工“卡脖子”问题,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江西理文化工决定加强自主研发,特别是具有抗腐蚀、恶劣环境的良好性能的高端氟聚合物材料。杨作宁还提出研发第四代制冷剂的计划。据介绍,第四代制冷剂又称“氢氟烯烃”,是一类新型的制冷剂,它们具有低全球变暖潜能和低臭氧层破坏潜能。主要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商业制冷和空调系统、工业制冷和空调系统,知名制冷剂生产商包括霍尼韦尔、科慕、3M等美企。内地经济加速绿色转型,自主研发及生产第四代制冷剂,十分关键。得闻江西理文化工计划研发新型物料,传媒学子们心潮澎湃,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更深一层领悟。
国家级绿色工厂 高质量“名片”
采访期间,采访团成员参观江西理文化工厂区,所有人不能携明火设备。穿梭其间,只能乘坐带有防爆设备的大巴。化学专业出身的公司总经办主任汪闵特意向大家解释,在可控范围内,公司要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乃至零。
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占地1600余亩的厂区内,种有香樟、桂花、红叶石楠树等常绿乔木,有开花的垂丝海棠、花石榴、茶花、茶梅,有落叶的银杏树,道路周边种植四季常青的桧柏。绿草皮上的超大建筑群是正在高速运转的化工设备,实现生产和管理系统智能化。
18年前,“75后”香港人李文恩为家族企业长远发展早着先机,北上进军化工行业,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主要生产高端含氟新材料及氯碱基础产品,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四氯化碳转氯仿技术,目前业务已稳占中国市场前列。李文恩安排见证其一路成长的公司董事总经理杨作宁接待采访团一行,并通过电话与采访团畅谈绿色化工厂房的建设历程,以及打破西方“卡脖子”的发展策略,感受民族企业自立自强气魄。/大公报实习记者 章嘉伊、姚淑敏、王楷源、马林兴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采访团一行瞭解到,作为江西的龙头企业,江西理文化工销售总收入超190亿元(人民币,下同),纳税超16亿元。公司沿着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茁壮成长,业务蒸蒸日上。
李文恩于2000年加入家族企业理文集团,经过咨询及多方考察,最终决定进军化工行业。由于化工行业对控制物流运输成本要求比较高,理文化工选择落户靠近长江的瑞昌,厂区距离长江流段仅一公里,自建厂以来,江西理文化工对于污染水质的把控就十分严格。伴随国家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策,企业绿色转型步伐持续提速。
研含氟新材料 打破美企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