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线延线工程 一周完成1900项工作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每日凌晨,香港夜阑人静,然而象征城市脉络的铁路工程,却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港铁东涌线延线新轨道接驳工程正在每晚进行,每名工人都在拚尽干劲,用尽凌晨收车后至头班车开出前的“黄金两小时”,忙着更换垫着路轨的轨枕及道碴,为接驳新的铁路作准备。每晚仅得两小时的工程,为了令效益最大化,日常的保养工作亦在同步进行。工人们的呐喊,工作车路过的引擎声,一场为不扰市民清梦的交响乐,每晚都在演奏……\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邓浩明(视频)

  大公报记者于昨日凌晨2时,到东涌线延线的工地现场直击。“一!二!三!起!”六名工人同时发力,一块重达300公斤的石造轨枕拔地而起,轨枕刚放上手推车,两名工人又立刻拿着铲子将道碴铲起,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轨枕,是指轨道上一列列多到数不清、横放的石条。而道碴,则是铺放在轨道上的石子。石子有疏水的作用,同时也为承托着铁轨的轨枕充当避震及缓冲。

  工程仅能在黄金两小时进行

  由于东涌线延线是顺着现有的东涌新线路轨接驳向北改道到未来新站,全长1.2公里的线路头尾的接驳点,旧的石轨枕要更换成重100公斤的合成轨枕,新的轨枕较轻,也容易打孔,以安装岔道供列车拐弯。由于工程仅能在黄金两小时进行,每个清晨只能换上两至五条轨枕,而每次调校路轨上下移动的幅度只有五厘米,部分路轨工作更要来回六、七次调校才能完成。

  “重复的工程,要花上数百个凌晨才能完成。”港铁总基建拓展及资产工程经理刘文锋介绍说。   量度及固定好轨枕之后,工人又连忙铺上新的道碴,然后重复到下一条轨枕动工。

  “只有两小时,时间很宝贵,必定是争分夺秒,同时又要兼顾道路及同事的安全。一够钟,工作就要交回给车务部的同事,为白天的首班车作准备。”港铁一级督导员陈梓扬说罢,立刻就回到岗位工作。

  此时,一辆铁路铣磨车在旁驶过,正驶往机场快线为铁路进行铣磨。每段铁路每经过6至12个月,就要进行一次铣磨,以确保行车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声响和抖动。两项工程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时间宝贵且紧凑,每一晚有相当多的工程都是背靠背同时进行,当中有日常铁路的维修保养、资产更新,又要兼顾新铁路的项目工程。”港铁总经理(基建维修)谢福深表示,每个黄金两小时,整个港铁重铁都有超过200项工程在分秒必争地进行,光是7月1日到7月7日的一周间,就已经完成了1900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仔细计划及时间表,也因如此,至今东涌线延线的工程才能在这愚公移山般的速度下,依然能按时间表进行。

  大公报记者站在路轨上,听着工程人员解述,面前已能清晰见到一条从原本东涌线上延伸向北,将来走线的雏形。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每日凌晨,香港夜阑人静,然而象征城市脉络的铁路工程,却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港铁东涌线延线新轨道接驳工程正在每晚进行,每名工人都在拚尽干劲,用尽凌晨收车后至头班车开出前的“黄金两小时”,忙着更换垫着路轨的轨枕及道碴,为接驳新的铁路作准备。每晚仅得两小时的工程,为了令效益最大化,日常的保养工作亦在同步进行。工人们的呐喊,工作车路过的引擎声,一场为不扰市民清梦的交响乐,每晚都在演奏……\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邓浩明(视频)

  大公报记者于昨日凌晨2时,到东涌线延线的工地现场直击。“一!二!三!起!”六名工人同时发力,一块重达300公斤的石造轨枕拔地而起,轨枕刚放上手推车,两名工人又立刻拿着铲子将道碴铲起,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轨枕,是指轨道上一列列多到数不清、横放的石条。而道碴,则是铺放在轨道上的石子。石子有疏水的作用,同时也为承托着铁轨的轨枕充当避震及缓冲。

  工程仅能在黄金两小时进行

  由于东涌线延线是顺着现有的东涌新线路轨接驳向北改道到未来新站,全长1.2公里的线路头尾的接驳点,旧的石轨枕要更换成重100公斤的合成轨枕,新的轨枕较轻,也容易打孔,以安装岔道供列车拐弯。由于工程仅能在黄金两小时进行,每个清晨只能换上两至五条轨枕,而每次调校路轨上下移动的幅度只有五厘米,部分路轨工作更要来回六、七次调校才能完成。

  “重复的工程,要花上数百个凌晨才能完成。”港铁总基建拓展及资产工程经理刘文锋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