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周 激发青年创科热情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未来科学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今年获奖者将于8月16日公布。今年为未来科学大奖周第二度在港举行,相关活动包含科技论坛、展览及与青少年对话等。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任咏华表示,期望借此让世界认识大中华区的科研实力,亦希望通过与青少年的对谈活动,让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学生,激发年轻人的创科热情。

  未来科学大奖周为政府年度盛事之一,今年主题为“年度科学盛事,启迪未来之光”,下月公布获奖者后,11月3日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今年亦将举办座谈会及获奖者与青少年对话的活动。任咏华回忆道,去年有对数学很感兴趣的“小粉丝”在活动后捉住主讲教授追问许多问题,她希望借由这类交流活动,让科学家感染更多香港年轻人,培育香港自己的年轻人做科研。

  鼓励青年与科学家对话

  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代表王强亦认为,多让科学家进校园分享,能拓宽孩子眼界。他感慨,香港的孩子除了拣选医科、法律之类“神科”,亦可看到更多不同选择,相信有助香港未来发展。

  王强亦指,希望未来科学大奖嘉奖的不是科学成就的“刹那”,而是一个“时代”,亦表示捐赠该奖项是为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家像明星一样受到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拥戴。在本港大力发展创科的当下,他亦认为应抓住本港五所世界排名前一百大学的优势,打造“游学香港”,供内地或海外中学生有机会提前体验本港大学科研实力及环境,吸引更多人才。

  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周第二度在港举行,去年大奖周各场活动有逾二千人亲身参与,亦有超一千一百万人于线上观看。在大奖过往的35位获奖者中,有五位来自香港,10月起举行的2024未来科学大奖展览,亦会对这五位获奖者着重介绍。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未来科学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今年获奖者将于8月16日公布。今年为未来科学大奖周第二度在港举行,相关活动包含科技论坛、展览及与青少年对话等。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任咏华表示,期望借此让世界认识大中华区的科研实力,亦希望通过与青少年的对谈活动,让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学生,激发年轻人的创科热情。

  未来科学大奖周为政府年度盛事之一,今年主题为“年度科学盛事,启迪未来之光”,下月公布获奖者后,11月3日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今年亦将举办座谈会及获奖者与青少年对话的活动。任咏华回忆道,去年有对数学很感兴趣的“小粉丝”在活动后捉住主讲教授追问许多问题,她希望借由这类交流活动,让科学家感染更多香港年轻人,培育香港自己的年轻人做科研。

  鼓励青年与科学家对话

  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代表王强亦认为,多让科学家进校园分享,能拓宽孩子眼界。他感慨,香港的孩子除了拣选医科、法律之类“神科”,亦可看到更多不同选择,相信有助香港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