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会三招见效 公屋轮候回落至5.5年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房委会公布最新公屋轮候时间,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下跌0.2年,降至5.5年;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回落0.1年,减至3.7年。房委会预期下半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将维持平稳,甚至轻微下调。

  有关注团体及议员认为,轮候时间下降反映“公屋提前上楼计划”、加强打击滥用公屋、增建新公屋等措施渐见成效,惟要保持下跌趋势,房委会必须确保公屋落成时间无延误。

  房委会表示,今年第二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约7000宗,是自2022年第三季以来获编配宗数最多的季度,当中获编配的长者一人申请占约900宗。

  今季有4400宗一般申请获编配入住位于大埔富蝶邨、青衣长青邨及屯门业旺邨的新公屋单位,当中的长青邨及业旺邨单位是“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下,分阶段提早落成的项目,相比整个项目的落成日期分别提早了九个月及五个月完工,让公屋申请者提前上楼。加上入住新界区公屋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相对较短,今季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相应下降0.2年。另外,因应打击滥用公屋的成效,以及多个资助出售单位项目相继落成入伙,可供编配的翻新公屋单位数目维持于较高水平。

  至26/27年度 可望达4.5年目标

  房委会预告,未来陆续有新公屋落成,今明两年将有多个居屋及绿置计划项目入伙,同时会继续打击滥用公屋,多管齐下提供公屋单位编配,展望未来两至三季平均轮候时间,受惠于最近两季大批入住大埔富蝶邨的一般申请者,轮候时间较短,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今年下半年会维持平稳,甚至轻微下调,随着2024/25和2025/26年度多区有新公屋供应,有信心“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2026/27年度,可以回落到约4.5年的目标。

  民建联房屋事务发言人陈学锋表示,由于下年度公屋供应会由本年度的15200伙,回落至12100伙,供应以市区为主,有机会令平均轮候时间回升,估计未来平均轮候时间将出现轻微波动。他期望,政府加快兴建北部都会区基建,采取新技术兴建公营房屋,务求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公屋轮候时间,长远缩短公屋轮候时间至3年。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分析认为,未来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会持续改善,在2026/27年公屋综合轮候时间降至4.5年的目标,有信心可以达标。他建议可以考虑在长策的后五年期中,在进一步改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下,可调整公营房屋中出租与资助房屋的比例,增加更多购买资助房屋机会。

  倡再调整租售资助房屋比例

  立法会议员梁文广认为,最新数据反映“公屋提前上楼计划”、加强打击滥用公屋等措施渐见成效,加上几个大型屋邨将在未来几个年度入伙,相信能进一步缩短轮候时间,但要保持下跌趋势,政府必须确保公屋落成时间无延误,建议再调整出租及出售资助房屋的比例,加快单位流转。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研究部联席主管叶文祺指出,申请宗数及轮候时间均有所回落,显示新供应有助消化轮候册内的申请者数目。为进一步将综合平均轮候时间从目前水平缩短至目标的4.5年,当局需确保按时于2024/25年度起落成简约公屋单位,以及持续将公屋项目的延误比率控制在低水平,以确保未来供应能稳定增加。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房委会公布最新公屋轮候时间,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下跌0.2年,降至5.5年;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回落0.1年,减至3.7年。房委会预期下半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将维持平稳,甚至轻微下调。

  有关注团体及议员认为,轮候时间下降反映“公屋提前上楼计划”、加强打击滥用公屋、增建新公屋等措施渐见成效,惟要保持下跌趋势,房委会必须确保公屋落成时间无延误。

  房委会表示,今年第二季获编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约7000宗,是自2022年第三季以来获编配宗数最多的季度,当中获编配的长者一人申请占约900宗。

  今季有4400宗一般申请获编配入住位于大埔富蝶邨、青衣长青邨及屯门业旺邨的新公屋单位,当中的长青邨及业旺邨单位是“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下,分阶段提早落成的项目,相比整个项目的落成日期分别提早了九个月及五个月完工,让公屋申请者提前上楼。加上入住新界区公屋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相对较短,今季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相应下降0.2年。另外,因应打击滥用公屋的成效,以及多个资助出售单位项目相继落成入伙,可供编配的翻新公屋单位数目维持于较高水平。

  至26/27年度 可望达4.5年目标

  房委会预告,未来陆续有新公屋落成,今明两年将有多个居屋及绿置计划项目入伙,同时会继续打击滥用公屋,多管齐下提供公屋单位编配,展望未来两至三季平均轮候时间,受惠于最近两季大批入住大埔富蝶邨的一般申请者,轮候时间较短,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今年下半年会维持平稳,甚至轻微下调,随着2024/25和2025/26年度多区有新公屋供应,有信心“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2026/27年度,可以回落到约4.5年的目标。

  民建联房屋事务发言人陈学锋表示,由于下年度公屋供应会由本年度的15200伙,回落至12100伙,供应以市区为主,有机会令平均轮候时间回升,估计未来平均轮候时间将出现轻微波动。他期望,政府加快兴建北部都会区基建,采取新技术兴建公营房屋,务求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公屋轮候时间,长远缩短公屋轮候时间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