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深圳行 从科技增进国家认知

香港学生观看中国航天记录片

  中评社香港2月7日电/为让香港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面貌和增进对国家的瞭解,去年十月起,由中国银行(香港)资助、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文促会)主办的“‘艺文双修:生活体验营’大湾区交流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组织了来自香港的六所学校近400名师生前往大湾区进行研习交流。

  大湾区交流计划安排了三条不同的研习路线,各有特色,包括国家教育科普基地/知名企业研习、历史文化名迹游学以及大湾区内学校交流,以便让学生深入瞭解祖国的科技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环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香港的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和瞭解内地的发展,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对祖国的认同和自豪感的种子,树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与敬仰的展现。

  计划首程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在研究院,学生观看了中国航天记录片,瞭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火箭试验到如今的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被镜头捕捉下来。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他们为祖国的航天科技感到自豪,对那些默默奉献的航天英雄们充满敬仰之情。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参观航天模拟实验室、航天食品和航天仓,以及体验模拟太空环境项目,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亲眼见证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到了科技给航天领域带来的创新突破和巨大变革,瞭解到近年祖国在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倍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学习机会。

  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梁晓薇副校长亦有陪同学生前往,她认为“深圳航天研习体验营”让师生获益良多,表示:“学生们体验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先进及宇航员的非一般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更激发学生探索浩瀚宇宙及航天科技的求知欲。深信学生们从宇航员艰辛的训练必定能感悟出努力不懈及坚毅精神能让自己冲破障碍,追求卓越。”

瞭解细胞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们对生物科技的热情。

  北科生物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细胞与研究的科研企业,其综合细胞库是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基地,也是广东科普教育基地,对于参加这次活动的香港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瞭解细胞世界的奥妙。

  学生们参观了“深圳综合细胞库科普馆”,在基地专业导师的讲解下,瞭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干细胞治疗的发展历史,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学生们还参观了北科生物科技公司的干细胞储存库,学习细胞存储和运输的严格操作流程,瞭解细胞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这一环节使他们对生物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激发了他们对生物科技的热情。

  参观深圳工业展览馆和改革开放展览馆也是计划的行程之一。学生们在工业展览馆通过瞭解各种高科技产品和精密仪器,瞭解到深圳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改革开放展览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及多媒体资料,学生们深入瞭解了祖国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倍感振奋和自豪,更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这次工业展览馆和改革开放展览馆的参观学习,学生们体验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同时亦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并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来自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的区老师指出:“这个深圳一日的考察团让我瞭解到广东改革的辉煌成就。此行让我见证国家加速迈向全球,实在不禁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大湾区交流计划还特别安排了三次深港学校交流活动,分别是香港荃湾商会学校与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海旺学校、香港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与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和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海天学校,他们各自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在交流过程中,两地学生们一同坐在教室里,共同聆听老师的讲解,互相探讨,分享着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看法。通过这种交流,两地学生对彼此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除了上课,他们共同进餐,在餐桌上讨论著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经历,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对于此次交流,来自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的莫老师指出,这不仅是一个提供学生学术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促进人际交流的平台:“在这次交流中,学生们展现了卓越的合作和学习精神。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视野,也让整个团队更加团结。这促使学生们发展了更开放、包容的态度。与此同时,作为教师,我深感满足,因为见证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成长和发展。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培养瞭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是在课堂上难以获得的宝贵经验,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大湾区交流计划不仅让香港的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祖国的航天科技、生物科技、改革开放成果和传统文化魅力,还通过与内地学校的交流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和认知。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瞭解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也让他们更加珍惜与内地学生的友谊。他们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文双修”是由中国银行(香港)资助、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香港儿童及青少年发展计划,该计划为香港基层学生免费开办专科、文化艺术、体育等多元化课程以及生活体验营,例如功课辅导、水墨画以及少林武术等课程。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全港受惠中、小学以及社区机构近百所,受惠人数达4万余人,受惠人次更是超过16万人次。

  自2023年10月起,文促会开始举办“‘艺文双修:生活体验营’大湾区交流计划”,资助香港基层学生前往大湾区交流,包括大湾区内学校交流、国家教育科普基地/知名企业研习、历史文化名迹游学等,让学生瞭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香港学生观看中国航天记录片

  中评社香港2月7日电/为让香港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面貌和增进对国家的瞭解,去年十月起,由中国银行(香港)资助、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文促会)主办的“‘艺文双修:生活体验营’大湾区交流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组织了来自香港的六所学校近400名师生前往大湾区进行研习交流。

  大湾区交流计划安排了三条不同的研习路线,各有特色,包括国家教育科普基地/知名企业研习、历史文化名迹游学以及大湾区内学校交流,以便让学生深入瞭解祖国的科技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环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香港的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和瞭解内地的发展,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对祖国的认同和自豪感的种子,树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与敬仰的展现。

  计划首程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在研究院,学生观看了中国航天记录片,瞭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火箭试验到如今的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被镜头捕捉下来。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他们为祖国的航天科技感到自豪,对那些默默奉献的航天英雄们充满敬仰之情。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参观航天模拟实验室、航天食品和航天仓,以及体验模拟太空环境项目,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亲眼见证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到了科技给航天领域带来的创新突破和巨大变革,瞭解到近年祖国在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倍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学习机会。

  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梁晓薇副校长亦有陪同学生前往,她认为“深圳航天研习体验营”让师生获益良多,表示:“学生们体验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先进及宇航员的非一般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更激发学生探索浩瀚宇宙及航天科技的求知欲。深信学生们从宇航员艰辛的训练必定能感悟出努力不懈及坚毅精神能让自己冲破障碍,追求卓越。”

遵义礼品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