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红曲素制作偏差会有副作用
苏舟介绍,小林制药召回产品成分中的红曲,在我国已生产和使用1000多年,是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菌发酵大米制得。红曲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且复杂的成分,很难说是哪一种成分出了问题。但以往的一些研究中表明,红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果过量的话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伤害。“如果在制作工艺中有偏差,或者是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菌群被打破,就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大家长期服用保健品,还是建议在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下选择所需的保健品,并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状态,及时规避受损情况出现。”
对于大家经常购买海外药品,苏舟也提醒,“国外使用的单位很可能和中国不一样,这也是容易导致使用错误的原因之一。而且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建议也存在差异。如果不明确一些重要的药品信息,如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将增加用药风险。比如,一些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购买时一定要瞭解药品成分,防止在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造成有些药物成分迭加过量,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