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再发声:我们精心安排 却被狠狠践踏
以下为霍启刚社交媒体发布全文:
七、八十年代有一位美国NBA篮球Hall Of Fame得主 Julius W. Erving 曾经讲过一句名言:“I firmly believe that respect is a lot more important, and a lot greater, than popularity”,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强烈认为被尊重远比受欢迎重要,也是更强大的。一个人受欢迎、受追捧,不代表一定受尊重。
这两天一直留意“国际迈亚密CF”球队访港动态,关注球队、球员一举一动,以及香港球迷反应,令我突然想起Julius W. Erving这句名言。
有些说话,不知道该不该说,但还是想说出来。
今次“国际迈亚密CF”访港消息公布后,震撼全城。虽然Inter Miami这支球队不能跟很多老牌球会相提并论,但大家的焦点当然离不开班主“万人迷”碧咸及“球王”美斯。门票一开售 便火速售罄,大家茶余饭后聊天都难免提及“球王”访港的话题。这个现象令我想起逾20年前2003年沙士过后,香港邀请“皇家马德里”访港的景象,当时是“皇马”最风光的时期,有包括碧咸在内的“六条烟”坐镇,轰动全港。我还记得当时整体气氛好好、大批球迷迎接偶像,球员们亲切友善,全程有讲有笑。我当年也有份到现场观赛,没有记错的话,“六条烟”每一位巨星都有落场献技,球迷们均有机会一睹风采。我相信球员亦感觉到他们受欢迎的程度,但球迷亦感觉到球队对他们的尊重。
二十年后“球王”美斯访港,恰逢也是疫情过后,我也有一定期望,希望再有当年的感觉,希望真的可以happy Hong Kong,然而故事的结局,并不尽如人意。
球赛当日,结果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多说了。自己参与体育公职多年,也担任过大大小小代表团的团长,曾经也要作出一些困难的决定。我明白,作为管理者或负责人,运动员的健康及保护运动员永远是我们首要考虑,但如何应对及处理危机也是重要一环。我不清楚美斯的身体状况,也没有专业资格评论美斯是否应该出场“踢几分钟”;但如果我是美斯,我知道现场四万名球迷是为我而来,这场不是国际规格的正式比赛,只是表演赛,我会选择主动现身说法,甚至与观众交流握手,送上亲笔签名球衣,以答谢球迷的支持。未知这样的做法对于“球王”而言是否太为难,还是他太受欢迎、太受追捧、已经对欢呼麻木了?美斯过往在球坛的成绩无可置疑,是值得我们尊重,惟今次比赛的处理方法,我相信香港球迷并没有感受到被尊重。
我亦有思考,今次主办单位Tatler Asia邀请的是“国际迈亚密CF”球队,我地只怪责美斯又是否公平呢?球队、教练、班主呢?当然,说到班主不能不提“万人迷”碧咸。20年前我近距离接触过碧咸,印象中他是一位10分友善的球星, 20年后摇身一变,成为球队班主。碧咸2007年加入美国足球联赛MLS 球队洛杉矶银河LA Galaxy条件之一,是可以在未来以低于市场价格成立一支新的球队加入MLS。简单而言,就是买了一个option on futures 期货期权。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知名度,足以提升MLS的关注度及市场价值,所以这举动促成2018年“国际迈亚密CF”的成立。碧咸无论球技还是生意头脑可说是绝顶,这点值得我们尊重。相比起其他百年老牌欧洲球队,国际迈亚密在短短五六年间,已经索价据闻1000万美元进行一场表演赛,惟碧咸应该心知肚明,这1000万美元出场费其实因为是因为美斯及碧咸本人的知名度,如果没有“球王”加持,根本不值这个价钱,所以说跟美斯没关系也是说不通。
苏格兰球员 John Stein曾经说过:“Football is for the fans. It can be the greatest game in the world but if there are no people to watch it, it becomes nothing. The fans are the livelihood of the game”简单而言,球迷是足球的一切。20年前我看的是碧咸,今天我追捧的是美斯,但都只是来源于对足球的热爱。
Stars come and go, football stays forever.
对于Tatler这个传媒品牌,以前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相信现在全港市民都知道了。香港以盛事促进经济我当然大力支持,亦认为应该欢迎各行各业的有心人一起“做大个饼”,但在此必须强调是“有心人”。香港有一代又一代的体育界前辈,一步一脚印将香港体育建设起来,他们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初心,只是希望香港体育发展会越来越好。今天我们说起体育产业支持经济,赚钱固然是个中考虑,我不会认为主办单位要赚钱是不应该,但也不能忘记举办体育活动的初心。今次门票价格昂贵不在话下,但是球迷为了亲睹偶像的风采,还是花血汗钱购买门票。据瞭解Tatler亦找了不少于六间企业赞助,估计赞助费用不菲,更有传闻Tatler以15万套餐价,售卖与国际迈亚密球员合照的机会。如果我是美斯,知道主办机构邀请我与客人合影,然后它能收取15万,我也可能“黑面”。当然我不知道今次活动Tatler的利润及成本,但各种举动足以令人感觉“赚到尽”,不为足球、不为球迷,只做行销,确实不太好,而一切安排也令球迷观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一个主办组织举办体育活动都应该希望“长长久久”,每一个体育活动也要累积经验才能越办越好,真正回馈体育迷。如今世界知名的香港七人榄球赛,就是由1976年开始一步一脚印累积起来的。如Tatler真的希望长期参与体育产业,我们应该鼓励,但Tatler亦应当好好想清楚长线策略,怎样尊重及回馈支持者,绝对不能短视,更加不能不尊重支持者。
我100%同意政府不使用1600万公帑支持活动,这是最基本的。虽然活动不涉及公帑,但不代表不用向公众交代、不用向社会负责。其实除了原本的现金资助外,政府亦在其他环节如交通安排、警力等等安排作出投入,支持今次活动的举办。我看过Tatler活动当天的声明及翌日记者会解释后,确实很难接受;我另外还瞭解到,今次活动处理义工的手法欠佳,支援不足,据瞭解主办单位最后连一句感谢说话都没有。义工是每个体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一次奥运会完结后主席致辞都会特别感谢义工的付出,这个是对别人无私奉献的基本尊重。
在这一点上,我对Tatler立场没有变,希望贵集团可以考虑一个合适的方案,给球迷、游客及香港市民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展示一份应有的尊重。
我不知道是“不幸”还是“有幸”,在球赛当日我刚好在意大利进行文化考察,未能在香港观赛;但在考察期间获国际米兰CEO邀请我观赛,席间我也善意邀请他们球队考虑访港交流,希望球迷未来有机会看到“国际米兰”球队的风采。
(来源:香港文汇报)
以下为霍启刚社交媒体发布全文:
七、八十年代有一位美国NBA篮球Hall Of Fame得主 Julius W. Erving 曾经讲过一句名言:“I firmly believe that respect is a lot more important, and a lot greater, than popularity”,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强烈认为被尊重远比受欢迎重要,也是更强大的。一个人受欢迎、受追捧,不代表一定受尊重。
这两天一直留意“国际迈亚密CF”球队访港动态,关注球队、球员一举一动,以及香港球迷反应,令我突然想起Julius W. Erving这句名言。
有些说话,不知道该不该说,但还是想说出来。
今次“国际迈亚密CF”访港消息公布后,震撼全城。虽然Inter Miami这支球队不能跟很多老牌球会相提并论,但大家的焦点当然离不开班主“万人迷”碧咸及“球王”美斯。门票一开售 便火速售罄,大家茶余饭后聊天都难免提及“球王”访港的话题。这个现象令我想起逾20年前2003年沙士过后,香港邀请“皇家马德里”访港的景象,当时是“皇马”最风光的时期,有包括碧咸在内的“六条烟”坐镇,轰动全港。我还记得当时整体气氛好好、大批球迷迎接偶像,球员们亲切友善,全程有讲有笑。我当年也有份到现场观赛,没有记错的话,“六条烟”每一位巨星都有落场献技,球迷们均有机会一睹风采。我相信球员亦感觉到他们受欢迎的程度,但球迷亦感觉到球队对他们的尊重。
二十年后“球王”美斯访港,恰逢也是疫情过后,我也有一定期望,希望再有当年的感觉,希望真的可以happy Hong Kong,然而故事的结局,并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