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脸”视像会议骗跨国公司两亿元
港职员收假上司指令
继去年八月破获诈骗集团盗用已报失身份证再透过深伪换脸骗取网上贷款后,警方上月再接获透过深伪进行视像会议假冒跨国公司财务官的骗案。骗徒首先向跨国公司在香港的职员发出电邮,邀请其参与视像会议,再透过深伪假冒在英国的财务官及职员,要求对方进行机密交易,该职员不虞有诈,分15次转账高达两亿港元至五个本地银行户口,转账人向上司求证后发现幷无此事才意识受骗,而所谓“视像会议”更是骗徒预先制作好的假冒机构职员进行对话的影片,令事主降低戒心,难以及时意识到有诈。
运用人工智能换脸的深伪技术已被用于制作虚假名人宣传投资的影片进行网上投资骗案,包括假冒主播、假冒Tesla创办人马斯克,甚至是假冒特首李家超,再配合AI变声技术,从而制作模仿名人教人投资声称高回报的投资计划。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协理副校长林森表示,即使深伪影片有声音及脸部活动不自然的瑕疵,但随着该技术不断进化、成本降低及更容易让公众接触,市民更难及时留意到端倪,相关骗案或不断增加。
熟人要求转账也需警觉
关于如何提防深伪相关骗案,警方提醒市民与对方视像通话时可提问测试对方身份的真伪,要求对方在镜头前做指定动作留意是否不自然,切勿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生物辨识资料,幷提防亲友及公司职员在视频或录音中提出的汇款要求,避免接听陌生视像通话来电。网罪科网络安全组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强调,无论在哪个平台,市民收到认识与否的人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资料的要求,均要保持警惕,养成向对方求证的习惯,可降低受骗机会。
另外,继警方去年将防骗视伏器的资料融入转数快平台向用户提供高危警示,今年内防骗视伏器资料库亦将分阶段与各银行、虚拟银行及电子钱包等融合,在市民转账至可疑对象时发出警示提醒,措施亦涵盖至市民透过银行自动柜员机进行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