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退休变退忧 专家倡延退休年龄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打工仔劳碌大半生,总有一天会“够钟”退下来,届时希望能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但早前有调查发现,近六成港人预计到了退休年龄后仍需继续工作,近三分之一受访者更直言退休储备不足够。本港不少企业把员工退休年龄设定在60岁,惟强积金需到65岁才能提取。

  《大公报》以专题系列报导,分别访问55岁、60岁及65岁的雇员对退休的看法,并询问学者、理财专家、人力资源顾问及立法会议员的意见,探讨如何为退休作准备,不至于退休变退“忧”。

  踏入55岁,职业生涯进入最后直路,兼顾目前的工作、家庭各样开支之余,也要为未来的退休生活打算。面对有限的积蓄,有勤奋的港人为未来搏命打拼,无意踏入65岁时立即退休,扬言到了70岁仍“做得就做!”

  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现时香港劳动人口相对匮乏,建议企业考虑实际情况让员工选择延迟退休年龄,多累积资产,为未来退休生活作更好准备。

  “趁现在还算后生,搏命打拼赚多一些,退休后就不用担忧老无所依!”今年刚好55岁的郑先生(阿东)提到十年后的退休生活,他坦言并无周详计划,“除买了份医疗保险以防万一,并没有其他理财投资。”现时从事机电安装工作的阿东,大学时代修读计算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加入一间大型企业从事机械维修。

  经济拮据 做兼职司机帮补

  “二十多年前月入有近三万元,已很不错,但工作较死板没有挑战性。”不甘平淡的阿东数年后转职印刷业,“九十年代香港印刷业十分兴旺,只要肯搏肯捱月入六位数不是梦。”由于业务应酬经常需要北上,阿东自言花钱如流水,在好景时没有累积太多财富,踏入千禧年后印刷业逐渐式微,阿东与中学同学朱先生合租沙田一工厦内的写字楼经营送货运输的业务。“太太和儿子在内地生活,仅租楼和生活费就要万多元,加上儿子每月五六千元参加兴趣班和补习的费用,每月开支超过三万元。”阿东表示,曾因经济拮据,兼做司机帮补家计。   月入三万 扣除开支所余无几

  在朋友关照下,阿东两年前开始承接汽车充电桩的安装工程,“二十多年没有接触,很多东西需再学习,还要重新考取相关牌照。”阿东为了节省开支,一人身兼多职,“既是接线生又是采购员,还要做司机和安装技工。”阿东透露,现时月入四万多元,扣除日常开支,每个月约有一万元结余,“现时总资产约有100万元,预计约70岁时半退休,到时做些驾驶的士、货VAN等较轻松的工作。”展望未来,阿东期望发挥港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在十年间拚尽全力赚多一些,希望晚年生活能安逸。

  “大儿子已有工作不需供养,但细仔刚入读大学,每个月还要给他近万元生活费,太太是家庭主妇,所有支出全部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说不辛苦是假的。”同样是55岁的朱先生,与阿东合租写字楼共同打拼,从事运输物流业近20年。“以前好景时拥有数辆两地牌和本地牌货柜车,现在只剩一辆本地货车揾食。”面对运输业不景气,朱先生唏嘘道:“现在每个月收入约三万元,扣除日常开支后所余无几。”

  生活成本低 考虑内地安老

  “好彩早年花了十多万(元)购买一间公屋,才不用担心没地方住。”打拼大半生,朱先生坦言手上仅有数十万积蓄,因没有购买医疗保险和其他理财工具,打算退休后的医疗只能靠政府,“或者返内地看医生,比香港便宜很多。”朱先生透露早前友人患病需做手术,在港需支付近十万元,因难以负担,只有向深圳的公立医院求医,最终使费只需万多元,“香港另一个问题就是求诊轮候时间长,好多有病的长者根本等不起。”

  朱先生表示,本港生活成本较高,内地无论居住环境、生活指数,还是邻里关系都较好,退休后会考虑和太太回内地养老,“现在再打拼十多年,希望可以存够200万,到时两公婆每个月一万元生活费绝对能应付日常所需。”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打工仔劳碌大半生,总有一天会“够钟”退下来,届时希望能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但早前有调查发现,近六成港人预计到了退休年龄后仍需继续工作,近三分之一受访者更直言退休储备不足够。本港不少企业把员工退休年龄设定在60岁,惟强积金需到65岁才能提取。

  《大公报》以专题系列报导,分别访问55岁、60岁及65岁的雇员对退休的看法,并询问学者、理财专家、人力资源顾问及立法会议员的意见,探讨如何为退休作准备,不至于退休变退“忧”。

  踏入55岁,职业生涯进入最后直路,兼顾目前的工作、家庭各样开支之余,也要为未来的退休生活打算。面对有限的积蓄,有勤奋的港人为未来搏命打拼,无意踏入65岁时立即退休,扬言到了70岁仍“做得就做!”

  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现时香港劳动人口相对匮乏,建议企业考虑实际情况让员工选择延迟退休年龄,多累积资产,为未来退休生活作更好准备。

  “趁现在还算后生,搏命打拼赚多一些,退休后就不用担忧老无所依!”今年刚好55岁的郑先生(阿东)提到十年后的退休生活,他坦言并无周详计划,“除买了份医疗保险以防万一,并没有其他理财投资。”现时从事机电安装工作的阿东,大学时代修读计算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加入一间大型企业从事机械维修。

  经济拮据 做兼职司机帮补

  “二十多年前月入有近三万元,已很不错,但工作较死板没有挑战性。”不甘平淡的阿东数年后转职印刷业,“九十年代香港印刷业十分兴旺,只要肯搏肯捱月入六位数不是梦。”由于业务应酬经常需要北上,阿东自言花钱如流水,在好景时没有累积太多财富,踏入千禧年后印刷业逐渐式微,阿东与中学同学朱先生合租沙田一工厦内的写字楼经营送货运输的业务。“太太和儿子在内地生活,仅租楼和生活费就要万多元,加上儿子每月五六千元参加兴趣班和补习的费用,每月开支超过三万元。”阿东表示,曾因经济拮据,兼做司机帮补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