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睇网片打机 港童日耗6句钟
女青于去年7月至10月访问了773名小学生的父母、祖父母、监护人等,发现在学习用途以外,该些儿童平日平均花4小时使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假日使用时间更大增至平均6小时,比家长多出分别一小时至两个多小时,远高于卫生署建议,即小学生每天不应花多过两小时使用电子产品作娱乐用途的指标。
若父母“迷网”一小时 孩子倍增至两小时
女青研究主任蓝朗表示,小学生最常用电子产品观看网络影片和打机。51.9%家长认为,子女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但不排除与家长自身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有关系。他解释指,研究发现受访家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愈长,其孩子的用时亦会愈长,“按研究数据估算,如家长每天使用一小时,其孩子的使用时间便会倍增至两小时。”他表示,曾接触过最极端的个案是家长每天玩15小时,其孩子便不眠不休玩足20小时。
蓝朗又指,85%受访家长指,有监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亦会预先提醒孩子停止时间。然而,若孩子仍然长时间使用,家长倾向使用较强硬的方法处理,最常用的做法是没收产品(50.6%)”、责骂孩子(30.3%)和关掉Wi-Fi(18.8%),分别只有10.5%和5.4%的家长会使用提醒或协商的手法。因此,50.1%受访家长表示,过去3个月曾因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而发生亲子冲突。
女青总主任(青年及社区服务)郭义聪指出,家长如不想孩子沉迷,自己应该作好榜样,在子女面前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娱乐,花多些时间参与家庭活动,发掘孩子的其他兴趣,“可以带孩子外出去公园、去旅行、看图书等,减少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强化亲子关系,增加互动。”
有儿童遭断网 “暴走”打爆电视
郭义聪建议家长建立电子产品使用规范,并宜先严后松,使用时间则要事先与孩子协商,倾听他们的想法或意见,“太强硬的做法例如关掉Wi-Fi或切断电子产品电源,只会弄巧反拙,或令孩子大吵大骂、亲子关系紧张,曾有儿童一怒之下打烂电视。”
她强调,同理心非常重要,家长应多些与孩子沟通,多些瞭解与陪伴;亦要避免过早将电子产品给小童,应以图书或益智玩具取代,预防出现“电子奶嘴”现象。(来源:文汇报)
女青于去年7月至10月访问了773名小学生的父母、祖父母、监护人等,发现在学习用途以外,该些儿童平日平均花4小时使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假日使用时间更大增至平均6小时,比家长多出分别一小时至两个多小时,远高于卫生署建议,即小学生每天不应花多过两小时使用电子产品作娱乐用途的指标。
若父母“迷网”一小时 孩子倍增至两小时
女青研究主任蓝朗表示,小学生最常用电子产品观看网络影片和打机。51.9%家长认为,子女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但不排除与家长自身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有关系。他解释指,研究发现受访家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愈长,其孩子的用时亦会愈长,“按研究数据估算,如家长每天使用一小时,其孩子的使用时间便会倍增至两小时。”他表示,曾接触过最极端的个案是家长每天玩15小时,其孩子便不眠不休玩足20小时。
蓝朗又指,85%受访家长指,有监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亦会预先提醒孩子停止时间。然而,若孩子仍然长时间使用,家长倾向使用较强硬的方法处理,最常用的做法是没收产品(50.6%)”、责骂孩子(30.3%)和关掉Wi-Fi(18.8%),分别只有10.5%和5.4%的家长会使用提醒或协商的手法。因此,50.1%受访家长表示,过去3个月曾因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而发生亲子冲突。
女青总主任(青年及社区服务)郭义聪指出,家长如不想孩子沉迷,自己应该作好榜样,在子女面前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娱乐,花多些时间参与家庭活动,发掘孩子的其他兴趣,“可以带孩子外出去公园、去旅行、看图书等,减少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强化亲子关系,增加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