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议员:有利促进港科企发展
港可担当数据枢纽重要角色
黄英豪昨日接受《大公报》查询时举例指出,制药等科研都需经过长时间临床实验,假若香港与内地一间医院合作展开医学科研第一、二期临床研究,但当中科研数据主要在内地研究,未能跨境流动至香港,某程度窒碍香港科研的发展。他建议《大湾区标准合同》措施在下一阶段,可扩展至适用于生物科研、药物研发等,以加快两地企业间合作。
大数据专家、前阿里巴巴副总裁、科技园公司董事会成员车品觉指出,过往好多公司因提取内地数据的审批流程复杂,机会成本过高而却步,相信是次安排可让大湾区内数据更充分流通外,亦是本港成为数据枢纽的先决条件。车品觉说,不少国际公司选择落户香港,都是瞄准内地或大湾区庞大市场,期望本港担当数据枢纽重要角色,若在内地经营生意业务时,可更有效掌握数据。
黄英豪又指出,大湾区经济增长迅速、居住人口众多,首阶段作为信息跨境流动的试点较为适合,若措施推进过程畅顺及坚实,相信未来中央会开放更多区域应用。车品觉则估计首阶段会在大湾区试行三至六个月,倘若过程顺利,香港在大湾区内的角色将更加清晰,而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范围,有望由大湾区扩展至其他内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