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巴人:香港很安全,好珍惜!
一段段巴以冲突的新闻令人揪心,对居于香港、来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化名)来说,更是心如刀割。在加沙的巴人危在旦夕,他的近百名亲朋好友至今杳无音信,担心之余亦令穆罕默德深深感受到,能与家人生活在安全的香港,十分幸福!\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文) 何嘉骏、张凯文(图) 张凯文、许倬杰(视频)
居港的穆罕默德Mohammad(化名)为避免身份曝光,透过写信回复大公报记者的提问。他忆述以色列重启对加沙新一轮空袭当天,新闻报导加沙逾200人死亡,电视新闻及网络上的视频中,是一具具儿童冰冷的尸体,满身灰尘的幸存者在瓦砾中揽着家人尸体嚎哭;医院内一具具血肉模糊的重伤者躺在担架床上待救,或是奄奄一息的伤者被家人抱起在医院内狂奔叫喊救命。
常盯着新闻片寻找亲友
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安眠的Mohammad,再次绷紧着神经,双眼盯着网上每一条有关加沙的视频或新闻影片,看清楚是不是家人或朋友。“我非常伤心,这种爱莫能助的感受,很难形容,即使我身在加沙亦难以做到什么,战争是残酷的!超过二万人被杀,当中包括8000名儿童,我看到我的家乡加沙被摧毁,我的心碎了。我认识的医院、学校、清真寺、游乐场,全部变成瓦砾碎片!”
在香港工作的Mohammad透露,自己有30名亲人在加沙,连同邻居、朋友、旧同学、旧同事等接近100人,Mohammad表示这些陪伴着他一起成长、他所爱的人,由10月7日巴以爆发冲突至今两个多月,他们全部失去联络,杳然无踪,Mohammad每天只能靠上网及留意新闻片段寻找,哪怕瞬间摄入镜头的背影或小侧脸,希望能寻找到认识的亲友。
Mohammad现在与家人身处安全的香港,生命受到保障,但他写给记者的书信中,一字一句都流露出痛苦,没一天睡得好:“过去的七个星期,每六至七天就会有一个晚上我极度疲惫时,不知不觉在港铁车厢、巴士或梳化上睡着……”
Mohammad赞扬香港及香港人,他表示邻居及同事都很好,子女的同学都对他们很支持,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巴勒斯坦人,但很友好。Mohammad写出心声:“我们觉得在香港很安全,这里是一块令我们终于觉得可安居的地方。”不过,Mohammad仍然不愿意与记者见面,或以电话接受访问,他生怕身份曝光。Mohammad担心若敌对方知道他的信息,他在加沙的亲友会有麻烦。他强调“无形黑手”的忧虑并非子虚乌有,已有多宗报导指移居在不同地方的巴勒斯坦人,虽然只谈及有关巴勒斯坦,都会突然失掉工作:“我不能保护在加沙的家人,但我要尽我所能保护在香港的家人。”
新闻报导加沙卫生部公布以军恢复攻击以来,巴勒斯坦人每天丧生的数字愈来愈多:200人、300人、509人;Mohammad一字字写出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渴求:“所有巴勒斯坦人要求在自己地方的生活权、学习权利、出入自由权利、工作权利,得到食物、清洁食水、燃料等种种基本人权。”Mohammad形容现在的加沙正如炼狱,“我们都需要自由”。
冀美国停止支持以色列
自巴以冲突爆发,中国一直敦促国际社会推动巴以全面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安全。Mohammad表示中国已在国际平台上全力地支持中东地区的正义及公平。他批评美国是不诚实的“斡旋者”,“很多中东人希望中国可以在中东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爱好和平,向世界发放善意是非常棒的。”
记者向Mohammad问及巴勒斯坦的未来,他直接写出巴勒斯坦要得到自由,得到和平,关键在于美国要停止支持以色列,包括提供武器,让巴勒斯坦建国。Mohammad指出,巴勒斯坦人目前承受的苦难,已令很多美国人对美国政府厌恶。Mohammad希望声称民主的西方国家要竖起耳朵聆听人民的声音,因为世界各处愈来愈多人呼吁停止战争。
一段段巴以冲突的新闻令人揪心,对居于香港、来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化名)来说,更是心如刀割。在加沙的巴人危在旦夕,他的近百名亲朋好友至今杳无音信,担心之余亦令穆罕默德深深感受到,能与家人生活在安全的香港,十分幸福!\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文) 何嘉骏、张凯文(图) 张凯文、许倬杰(视频)
居港的穆罕默德Mohammad(化名)为避免身份曝光,透过写信回复大公报记者的提问。他忆述以色列重启对加沙新一轮空袭当天,新闻报导加沙逾200人死亡,电视新闻及网络上的视频中,是一具具儿童冰冷的尸体,满身灰尘的幸存者在瓦砾中揽着家人尸体嚎哭;医院内一具具血肉模糊的重伤者躺在担架床上待救,或是奄奄一息的伤者被家人抱起在医院内狂奔叫喊救命。
常盯着新闻片寻找亲友
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安眠的Mohammad,再次绷紧着神经,双眼盯着网上每一条有关加沙的视频或新闻影片,看清楚是不是家人或朋友。“我非常伤心,这种爱莫能助的感受,很难形容,即使我身在加沙亦难以做到什么,战争是残酷的!超过二万人被杀,当中包括8000名儿童,我看到我的家乡加沙被摧毁,我的心碎了。我认识的医院、学校、清真寺、游乐场,全部变成瓦砾碎片!”
在香港工作的Mohammad透露,自己有30名亲人在加沙,连同邻居、朋友、旧同学、旧同事等接近100人,Mohammad表示这些陪伴着他一起成长、他所爱的人,由10月7日巴以爆发冲突至今两个多月,他们全部失去联络,杳然无踪,Mohammad每天只能靠上网及留意新闻片段寻找,哪怕瞬间摄入镜头的背影或小侧脸,希望能寻找到认识的亲友。
Mohammad现在与家人身处安全的香港,生命受到保障,但他写给记者的书信中,一字一句都流露出痛苦,没一天睡得好:“过去的七个星期,每六至七天就会有一个晚上我极度疲惫时,不知不觉在港铁车厢、巴士或梳化上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