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从业员涉协调瓜分市场
消息指出,公众殓房的殡仪生意一向有集团在幕后操控,今次涉及的大楼估计约有五间以上的殡仪公司派人长期驻守,并限制其他外来公司介入。\大公报记者 古倬勋、叶浩源
竞委会早前接获怀疑有殡仪从业员于该大楼内协调如何招揽生意,涉嫌瓜分市场的有关情报,违反《竞争条例》下的“第一行为守则”。人员就个案背景作出详尽的资料搜集及分析,以及曾到现场视察后,认为瓜分市场的情况可能存在。竞事会遂于昨晨采取行动,突击访查该大楼,即重置后的富山公众殓房,以进一步搜集与个案相关的资料,包括向在场的殡仪从业员,以及于法医学大楼内工作的员工瞭解。有关个案仍在调查阶段。
涉集团式操控 排拒外来公司
消息指,公众殓房的殡仪生意有其传统营运模式,且一向有集团在幕后操控,富山公众殓房在新界(沙田)法医学大楼重置后,估计约有五间以上的殡仪公司派人长时间在内等候,怀疑有轮流摊分生意的行为。消息又指,数间殡仪公司生意摊分平均,涉嫌瓜分市场。此外,相关公司亦会限制其他外来公司介入,令外来公司难以加入公平竞争。
翻查资料,本港殡仪业过去曾发生过违法或垄断事件。于2009年,屯门医院及灵实医院六名殓房服务员因涉嫌收受八名殡仪经纪利益准许他们加快领尸,被廉政公署揭发并拘捕。据悉,涉事经纪每月以数百元至近千元贿款贿赂殓房服务员,涉及总贿款近10万元。涉事贪污集团运作近10年之久。
于2012年3月,殡仪业商会召开记者会,批评政府以2.8亿元“天价”批出红磡公众殡仪馆新租约,带头掀起加风。当时有报导称,殡仪业界自2011年年尾有财团以2.8亿元投得合约后,至少四间殡仪馆先后加价或收紧租用礼堂的限制,其中红磡一间殡仪馆更加价五成。殡仪业界一向有所谓“得红磡,得天下”的说法。
及至2019年8月,消委会收到有关殡仪服务推销手法及收费问题的投诉,发现不同殡葬服务内容及收费非常参差,不少收费更相差一万多至数万元不等,其中有死者为家人登记死亡证时,遇上殡仪公司职员向他推销殡仪服务,他选择了33000元的全套殡仪服务,但翌日对方将收费加至逾38000元,而所谓全套服务却不包括棺木、花圈、喃呒师傅等服务费用,最后被迫缴付共8万元。
消委会曾揭殡葬收费欠透明
消委会于2019年曾联络全港93间持牌殓葬商,其中14间拒绝参与调查;消委会去信给余下79间服务商查询服务范围及相关收费,当中亦只有六间殡仪馆和14间长生店回复,反映殡仪业界透明度低。消委会曾建议相关服务商列出价目表,明码实价,消费者才能比较,并建议消费者选择殡仪服务时,要把每项服务细节问得非常清楚,并多问几间服务供应商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