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屋非一般住屋 健康护理不可缺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人口老化成为本港一大挑战,长者屋的需求愈来愈大。有专家直言,本港长者住屋的硬件,在数字上(供应)仍勉强能应付,但软件(护理和照顾人手)却非常缺乏。

  香港房屋协会辖下的长者屋“软硬”兼备,有一站式健康护理、康乐设施等配套,近年备受中产人士热捧,以非资助性质的长者住屋项目北角隽悦为例,虽然租住权费达到数百万元,现时仍有超过1700人轮候。房协主席陈家乐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时坦言,长者屋不是居所那么简单,而是集健康护理于一身,做到真正的居家安老。他感叹这类长者房屋目前只能有限度供应。\大公报记者余风(文)林良坚、余风(图)张凯文、余风(视频)

  早在20年前,房协已推出属资助性质的“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是全港首创。该类住屋市场主要针对年满60岁的中产长者,为他们提供长者友善的独立单位、一站式健康护理及康乐设施,以及护理安老院舍等配套,推动居家安老的目标。最新的丰颐居于去年落成,连同2003年的乐颐居和2004年的彩颐居两个先导项目,合共提供888个长者住屋单位。

  “知道未来人口老化的问题严重,惟大前提是土地不足。”陈家乐表示,本港长者住屋需求殷切,他以只租不卖的非资助长者住屋项目、租住权费数百万元的北角隽悦为例,项目只有588个单位,已经满额,现时仍有超过1700人在轮候册上,足见这类住屋需求甚殷,“(长者房屋)不是居所这么简单,要做到同一屋檐下集健康、护理于一身,真正的居家安老,各方面都住得好开心。”但陈家乐无奈指出,由于土地资源不足,相对较难提供该类房屋。

  综合模式发展促进跨代共融

  陈家乐指出,房协会尽量在日后的新发展项目中加入“长者安居乐”项目,并以综合发展模式进行规划,营造“长、中、青、幼”皆宜的社区,推动居家安老,促进跨代共融。现时有三个新项目正在兴建或规划中,提供约1100个长者单位,包括将于2024年落成的粉岭百和路项目,可提供约260个单位;预计2033年后落成的观塘花园大厦(二期)首阶段重建,亦可提供超过200个单位;而明华大厦(第三期)重建项目,将于2035年后落成,届时提供超过600个单位。

  聘职业治疗师主动协助住客   房协辖下20条出租屋邨的8万多名居民,现时有约40%是年满60岁或以上的长者。陈家乐指出,房协积极投放资源为长者住户提供适切的服务及支援,当中包括于2012年推出全港首创大型屋邨居家安老计划“乐得耆所”,房协自行聘请职业治疗师为长者住户进行家居评估及改装工程,配合他们的生活需要,并与不同政府部门、社福团体、医疗机构及学术团体合作,为长者提供各种所需服务及建立关怀网络。

  此外,2021年成立“房协友里”跨专业团队,透过个案处理、小组及大型活动,在辖下屋邨提供长者友善及社区支援服务,并推广跨代共融。团队亦于邨内建立互助网络,凝聚热心租户并培训他们成为屋邨大使,探访关怀有需要的邻舍。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人口老化成为本港一大挑战,长者屋的需求愈来愈大。有专家直言,本港长者住屋的硬件,在数字上(供应)仍勉强能应付,但软件(护理和照顾人手)却非常缺乏。

  香港房屋协会辖下的长者屋“软硬”兼备,有一站式健康护理、康乐设施等配套,近年备受中产人士热捧,以非资助性质的长者住屋项目北角隽悦为例,虽然租住权费达到数百万元,现时仍有超过1700人轮候。房协主席陈家乐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时坦言,长者屋不是居所那么简单,而是集健康护理于一身,做到真正的居家安老。他感叹这类长者房屋目前只能有限度供应。\大公报记者余风(文)林良坚、余风(图)张凯文、余风(视频)

  早在20年前,房协已推出属资助性质的“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是全港首创。该类住屋市场主要针对年满60岁的中产长者,为他们提供长者友善的独立单位、一站式健康护理及康乐设施,以及护理安老院舍等配套,推动居家安老的目标。最新的丰颐居于去年落成,连同2003年的乐颐居和2004年的彩颐居两个先导项目,合共提供888个长者住屋单位。

  “知道未来人口老化的问题严重,惟大前提是土地不足。”陈家乐表示,本港长者住屋需求殷切,他以只租不卖的非资助长者住屋项目、租住权费数百万元的北角隽悦为例,项目只有588个单位,已经满额,现时仍有超过1700人在轮候册上,足见这类住屋需求甚殷,“(长者房屋)不是居所这么简单,要做到同一屋檐下集健康、护理于一身,真正的居家安老,各方面都住得好开心。”但陈家乐无奈指出,由于土地资源不足,相对较难提供该类房屋。

  综合模式发展促进跨代共融

  陈家乐指出,房协会尽量在日后的新发展项目中加入“长者安居乐”项目,并以综合发展模式进行规划,营造“长、中、青、幼”皆宜的社区,推动居家安老,促进跨代共融。现时有三个新项目正在兴建或规划中,提供约1100个长者单位,包括将于2024年落成的粉岭百和路项目,可提供约260个单位;预计2033年后落成的观塘花园大厦(二期)首阶段重建,亦可提供超过200个单位;而明华大厦(第三期)重建项目,将于2035年后落成,届时提供超过600个单位。

  聘职业治疗师主动协助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