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举报虐儿 老师社工医护有责
政府表示,希望透过举报机制编织全面保护网,对潜在施虐者发挥阻吓作用。教育界人士期望,当局加强解说,提供事例指引,避免业界误中“地雷”。社福界人士关注,安置儿童等配套不足,警方有关调查工作,也要有完善配套。\大公报记者锺佩欣、赖振雄
多间社福机构旗下院舍接连发生虐儿案,而社会福利署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每年有大约一千宗通报虐儿个案,过去三年数字持续上升,最新录得1439宗。有关虐儿个案中,六成的施虐者是父母。
五岁女童被父母虐待至死一案,两人于2021年4月被判终身监禁,令社会再度关注举报不足的问题。
政府计划立法强制教师、医护人员等必须举报被施虐的儿童个案,及时介入处理。政府发言人表示,期望法案有阻吓作用,“希望施暴者可以停手”。
违者可判监3月罚5万元
法案建议23类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如合理怀疑儿童已受到或仍然受到严重伤害,或正面对严重伤害时,必须举报,有关行为包括借暴力手段使该儿童受到身体损伤;强迫或诱使该儿童参与任何涉及性的作为等(详见表)。发言人强调,“一个老师见到(明显虐待),就应该要举报,没有其他事情要考虑。”政府稍后会发出举报指南,列出具体虐儿情节轻重的指引,供须举报的专业人员参考。
新机制设保障条文,列明举报人不会因举报而招致民事或刑事责任,亦不可因举报而断定该人违反任何专业操守等。若有人阻止他人举报,同样可判最高判监3个月及罚款5万元。
强制举报虐儿相关法例实施后,政府预计虐儿个案会增加,社署将于明年第一季启用新的留宿幼儿中心,提供48个服务名额,紧急安置有需要的儿童,并考虑增设多一间相同规模的幼儿中心以及招募更多寄养家长。
社联儿童及青少年服务总主任姚洁玲表示,全港现只有200多个紧急宿位,惟去年已接获2700宗申请,仅安排400多人入住,其余如有怀疑受虐个案或需送返原本家庭、与怀疑施虐者继续同住,情况并不理想。
议员倡缩短至一年实施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担心,留宿名额不足够,要求增加宿位。注册社工、香港家庭调解协会总干事梁淑瑜关注,相关法例焦点落在举报,仍要完善介入后的配套,包括留宿、家庭辅导,警方有关调查工作。
法例建议刊宪后18个月实施机制,以便有足够时间让强制举报者完成法定责任的培训。民建联福利事务发言人李世荣称,政府一直有与议员及业界沟通,有一定共识,相信可加快立法审议程序。
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认为,法例涉及多个专业界别,需有一定程序,他关注18个月培训可否缩短至12个月,加快立法流程。他并建议坊间留宿中心覆盖年龄层面可更广泛,为18岁以下儿童提供更多宿位。
政府表示,希望透过举报机制编织全面保护网,对潜在施虐者发挥阻吓作用。教育界人士期望,当局加强解说,提供事例指引,避免业界误中“地雷”。社福界人士关注,安置儿童等配套不足,警方有关调查工作,也要有完善配套。\大公报记者锺佩欣、赖振雄
多间社福机构旗下院舍接连发生虐儿案,而社会福利署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每年有大约一千宗通报虐儿个案,过去三年数字持续上升,最新录得1439宗。有关虐儿个案中,六成的施虐者是父母。
五岁女童被父母虐待至死一案,两人于2021年4月被判终身监禁,令社会再度关注举报不足的问题。
政府计划立法强制教师、医护人员等必须举报被施虐的儿童个案,及时介入处理。政府发言人表示,期望法案有阻吓作用,“希望施暴者可以停手”。
违者可判监3月罚5万元
法案建议23类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如合理怀疑儿童已受到或仍然受到严重伤害,或正面对严重伤害时,必须举报,有关行为包括借暴力手段使该儿童受到身体损伤;强迫或诱使该儿童参与任何涉及性的作为等(详见表)。发言人强调,“一个老师见到(明显虐待),就应该要举报,没有其他事情要考虑。”政府稍后会发出举报指南,列出具体虐儿情节轻重的指引,供须举报的专业人员参考。
新机制设保障条文,列明举报人不会因举报而招致民事或刑事责任,亦不可因举报而断定该人违反任何专业操守等。若有人阻止他人举报,同样可判最高判监3个月及罚款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