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艺术表演 让学生爱上中华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的讲题是《家国,每天都在你心里》。康震以讲解杜甫《月夜》、李大钊《青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大盂鼎、大克鼎等文化作品为例,带出其背后的故事、情感,从而让大家明白爱国是要爱家人、爱国是要致敬英雄、爱国是要守护文明。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郑培凯则以《中国文化与香港青少年教育》为题,分析如何学校教育与中国文化结合。郑培凯认为,文化教育是人格成长的基础,学校应教导青少年多吸收文化资源,从而建立健康的人格。而学校应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注意,比如邀请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家讲解和表演古典乐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很多年轻人就是等着某一刻,当你点醒了他,他就自发学习中华文化了。”
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亦分享《人间烟火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杨雨以古代著作中提到的各种美食作分享,如《世说新语》中陆机与王济关于羊酪与千里莼羹之争的故事,他指每一个个体的人间烟火气,或者说是幸福日常集合,就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幸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