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考察团访肇庆 体验文化保育

  中评社香港4月16日电/唱民歌、弹琵琶,同堂互动,其乐融融。4月12日至14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组织的又一个高中公民科学生内地考察团赴粤开展参访活动。此次考察团的主题是肇庆文化遗产保育,约120名来自创知中学的师生来到广东肇庆进行为期三天的交流行程。考察团到达肇庆的首站,是到肇庆中学参观,并与当地同学们共上一堂互动音乐课。活动当中,学唱不同民族的歌曲又让港生们领略到中国作为多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尝试“反弹琵琶”更让港生们感慨“古人艺高人胆大”。

  “这个校园比一个小区还大!”“高三一个年级居然就有一整栋教学楼。”“楼道里好像开了空调一样凉快。”首站广东肇庆中学宽敞乾净的校园环境,让交流团的同学们感觉新鲜又好奇,一扫路途的劳累。

  肇庆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573年的两广端溪书院,1905年改为肇庆府中学堂,素有“西江最高学府”之称,建国后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在肇庆中学副校长黄屹娴的带领下,创知中学的师生们认识了肇庆中学的历任“山长”,看到了独一无二的端砚雕塑,而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还是宽敞整洁的校园环境。400米的开阔田径场、有落地窗的室内体育馆、独栋的高三教学楼……这些都让香港同学们赞叹不已。

  校史馆就像博物馆

  梁豪朗同学则对肇庆中学校史馆里的陈列品很感兴趣,“没想到校史馆里会有那么多历史文物,民国以来的各种试卷、证书和勋章等,就像一座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青少年十分青睐的社交平台B站,在香港学生心中也有一定的认知。当看到校史馆里介绍B站其中一位创始人李旎就毕业于肇庆中学时,在场的港生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惊呼。

  在音乐课上,创知中学和肇庆中学各自选出数十位同学,分成三组间隔而坐,相互合作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你们班有多少人?”“你们每天几点下课?”在小组合作练习的空档,两校同学们都忍不住好奇地向对方瞭解各自的情况,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子就熟络了起来,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在接下来的环节,音乐老师张冬带领大家试唱了浙江方言民歌和新疆民歌,“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歌曲语言各异,说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和包容,也提醒我今后看待事物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丁凯煌同学在课后分享会上感叹。

  叹时间太短没法更多交流

  张冬还展示出一张敦煌壁画中飞天反弹琵琶的图片,并邀请同学上台体验反弹琵琶的演奏姿势。看到台上的同学在老师指引下,很快学会用反弹姿势奏响了琵琶,台下的同学们也从一开始的哄笑转变为惊叹。“原本以为只是壁画中的夸张构想,没想到古人真的艺高胆大,太了不起了!”

  课程结束后,创知中学副校长卢世威代表学校向肇庆中学赠送了致意锦旗,而肇庆中学副校长黄屹娴也向创知中学赠送了学校的吉祥物公仔。在当晚的分享会上,创知中学的同学们忍不住吐露心声,显得依依不舍,“互动课程很有趣,可惜行程时间有限,没来得及与肇庆中学的同学们做更多交流。”   中评社香港4月16日电/唱民歌、弹琵琶,同堂互动,其乐融融。4月12日至14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组织的又一个高中公民科学生内地考察团赴粤开展参访活动。此次考察团的主题是肇庆文化遗产保育,约120名来自创知中学的师生来到广东肇庆进行为期三天的交流行程。考察团到达肇庆的首站,是到肇庆中学参观,并与当地同学们共上一堂互动音乐课。活动当中,学唱不同民族的歌曲又让港生们领略到中国作为多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尝试“反弹琵琶”更让港生们感慨“古人艺高人胆大”。

  “这个校园比一个小区还大!”“高三一个年级居然就有一整栋教学楼。”“楼道里好像开了空调一样凉快。”首站广东肇庆中学宽敞乾净的校园环境,让交流团的同学们感觉新鲜又好奇,一扫路途的劳累。

  肇庆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573年的两广端溪书院,1905年改为肇庆府中学堂,素有“西江最高学府”之称,建国后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在肇庆中学副校长黄屹娴的带领下,创知中学的师生们认识了肇庆中学的历任“山长”,看到了独一无二的端砚雕塑,而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还是宽敞整洁的校园环境。400米的开阔田径场、有落地窗的室内体育馆、独栋的高三教学楼……这些都让香港同学们赞叹不已。

  校史馆就像博物馆

  梁豪朗同学则对肇庆中学校史馆里的陈列品很感兴趣,“没想到校史馆里会有那么多历史文物,民国以来的各种试卷、证书和勋章等,就像一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