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津语中评:绝不允许“台独”兴风作浪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赖清德将中国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一定性充斥着挑衅和敌意,会使本就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严重威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意志坚如磐石,绝不允许“台独”势力兴风作浪,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也不会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赖清德日前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

  王英津认为,赖清德的“17项策略”是对其“两国论”的进一步强化,这种“台独”分裂言论将加剧两岸紧张对立,导致两岸在旅游、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到严重阻碍,两岸民间交流的意愿和动力也会被削弱,两岸之间的相互瞭解和信任会受到损害。

  王英津强调,尤其是赖清德在讲话中将中国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一定性充斥着挑衅和敌意,会使本就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更加“雪上加霜”,这无疑增加了未来两岸军事误判、甚至擦枪走火的风险,严重威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王英津指出,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打压政治异己,煽动“仇中拒统”情绪,将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打成“中共同路人”,这种做法会加剧岛内社会的撕裂对立,破坏台湾地区的民主法治环境,损害台湾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使“民主进步党”成为不折不扣的“民主退步党”。   王英津认为,赖清德的“17项策略”也必然会影响两岸经贸往来,会使台湾企业失去广阔的大陆市场,进而影响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损害台湾民众的经济利益。

  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上述言论回应时表示“胆敢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王英津认为,大陆方面发出这一警告有以下几点意涵:一是表达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意志坚如磐石,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也不会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赖清德的言论和行径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大陆的警告旨在明确告知“台独”势力,不要低估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二是警告“台独”势力不要步步紧逼。赖清德宣扬两岸“互不隶属”、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是在不断挑战两岸关系的底线,将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大陆警告“胆敢突破红线,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就是要让“台独”势力知晓,其任何分裂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三是警示外部势力不要干涉台湾问题。赖清德当局推动“台独”行径,背后往往有外部势力的支持和纵容。大陆的警告不仅针对“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也旨在遏制外部势力的非法干涉。一旦“台独”势力在外部势力的鼓动下突破红线,引发两岸冲突,外部势力也将承担相应后果。   四是希望台湾民众认清“台独”危害。赖清德的言行将台湾民众置于战争风险之中,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福祉。大陆发出警告,是为了避免两岸关系因“台独”挑衅而陷入危机,也是为了保护广大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

  3月14日是《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实施20周年,大陆当天举行了《反分裂国家法》20周年座谈会。王英津在现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认为这次座谈会释放了四点重要信号。一是彰显大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座谈会的召开本身就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回击,表明大陆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绝不允许“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二是突出法治在反“独”促统中的重要作用。座谈会回顾了《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强调要继续运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来惩治和遏制“台独”,丰富完善“以法惩独”的制度体系。

  三是强调依据《反分裂国家法》捍卫国家核心利益。20年前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了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处置台湾问题的三种情形,即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赖清德的言行是在制造“台独”分裂的事实,若其继续一意孤行,突破红线,就可能触发《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的相关情形,大陆将依法采取断然措施,这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法律依据和必然举措。   四是表达对未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心。座谈会的召开传递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积极期待,强调要扎实推动祖国统一进程,始终充满着“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战略自信。

  谈及《反分裂国家法》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方面的重要意义,王英津指出,这些年来,《反分裂国家法》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具有积极意义。

  一是该法律将党中央关于反对“台独”分裂、促进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规定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为打击“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二是该法律明确了“台独”分裂势力的红线,一旦其越过红线,国家将采取包括非和平方式在内的必要措施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效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是该法律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

  四是该法律通过为“台独”势力划设红线,有力地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维护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赖清德将中国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一定性充斥着挑衅和敌意,会使本就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严重威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意志坚如磐石,绝不允许“台独”势力兴风作浪,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也不会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赖清德日前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

  王英津认为,赖清德的“17项策略”是对其“两国论”的进一步强化,这种“台独”分裂言论将加剧两岸紧张对立,导致两岸在旅游、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到严重阻碍,两岸民间交流的意愿和动力也会被削弱,两岸之间的相互瞭解和信任会受到损害。

  王英津强调,尤其是赖清德在讲话中将中国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一定性充斥着挑衅和敌意,会使本就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更加“雪上加霜”,这无疑增加了未来两岸军事误判、甚至擦枪走火的风险,严重威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王英津指出,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打压政治异己,煽动“仇中拒统”情绪,将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打成“中共同路人”,这种做法会加剧岛内社会的撕裂对立,破坏台湾地区的民主法治环境,损害台湾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使“民主进步党”成为不折不扣的“民主退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