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先缴2.5万元 护工来港无期
跟已来港护理员雅姐与雯姐一样,不少内地护理员曾因参加过2022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支援香港抗疫,初步认识香港的公营安老院舍的工作环境及待遇。当时,特区政府“特事特办”高薪引入外劳,全程监管严谨,中介没法参与其中,这批护理员都“出足粮”,部分人因此对来港工作留下良好印象,有意参与恒常化的“补充劳工计划”,乃至今年稍后推出的“特别计划”。
30多人报名赴港 仅两人成行
来自广西的李素是其中一个例子,她于去年3月来港协助抗疫期间分配到灵实安老院照顾长者,“当时是3个月的社署合约工,收入总计7万元,其间没有被扣缴任何其他费用。”
7万元的收入对李素而言,相当于在南宁周边县城一年的收入,着实吸引,因此她在结束支援抗疫后,又通过另外一家劳务中介公司报名申请来港工作。
另一名同样来自广西南宁市的黄凤在当地做医院陪护,每月获7,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陪护单多的时候,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人民币,不过这种收入不常有。”
她直言,以她这个年纪在内地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因此考虑来港做护理。
黄凤与李素二人为来港工作,遂向内地中介各缴纳2.5万元人民币“报名费”,然而她们等待许久,至今仍未成行。黄凤自去年7月中旬报名,至今已更换了多家中介公司,等待6个月仍然未能成行,而李素报名后更已等待近一年。据瞭解,目前南宁至少有39名和她们一样缴纳了2.5万元人民币“报名费”的护理员正在焦急等待赴港劳务邀请函。
在黄凤与另外30多名等待赴港的家政人员组成的“赴港等待群”中,不时有人谈论南宁“俏管家”家政公司曾成功为护理员办理赴港申请,但南宁“俏管家”家政公司并不具备跨境劳务派遣资格,负责人孙莉向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过去10个月时间内,该公司把护理员转手其他中介公司,迄今仅两人成功赴港。
收百万中介费 成功率竟是零
内地护理员来港本应由有持牌的劳务公司直接招聘,但现实却是多间家政公司及中介“判上判”,再把护理员介绍予持牌的劳务公司。南宁“珍心”家政公司是上游公司之一。
据瞭解,该公司向中游公司“俏管家”支付每名护工1万元人民币的中介费,安排护工申请来港。不过,“珍心”家政负责人余泽珍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自2022年7月至今,分多批次先后把近百名有意赴港的护工及外劳人员转介予“俏管家”,涉及中介费约百万元人民币,至今却没有一人成功输出至香港工作。
后经多次催讨,“俏管家”向“珍心”家政退款,但至今仍欠40万元未退还。余泽珍打算在当地法院起诉“俏管家”,又透露另一间跟她合作的下游公司在收到中介费后跑路失联。
“俏管家”负责人孙莉接受访问时声称自己也是受骗一方。她称在向一间下游公司支付中介费后,对方迟迟未有兑现承诺把护工输往香港,导致“珍心”家政及其他南宁护工追数要求退款。现在,孙莉已经自掏腰包退款。
跟已来港护理员雅姐与雯姐一样,不少内地护理员曾因参加过2022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支援香港抗疫,初步认识香港的公营安老院舍的工作环境及待遇。当时,特区政府“特事特办”高薪引入外劳,全程监管严谨,中介没法参与其中,这批护理员都“出足粮”,部分人因此对来港工作留下良好印象,有意参与恒常化的“补充劳工计划”,乃至今年稍后推出的“特别计划”。
30多人报名赴港 仅两人成行
来自广西的李素是其中一个例子,她于去年3月来港协助抗疫期间分配到灵实安老院照顾长者,“当时是3个月的社署合约工,收入总计7万元,其间没有被扣缴任何其他费用。”
7万元的收入对李素而言,相当于在南宁周边县城一年的收入,着实吸引,因此她在结束支援抗疫后,又通过另外一家劳务中介公司报名申请来港工作。
另一名同样来自广西南宁市的黄凤在当地做医院陪护,每月获7,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陪护单多的时候,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人民币,不过这种收入不常有。”
她直言,以她这个年纪在内地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因此考虑来港做护理。
黄凤与李素二人为来港工作,遂向内地中介各缴纳2.5万元人民币“报名费”,然而她们等待许久,至今仍未成行。黄凤自去年7月中旬报名,至今已更换了多家中介公司,等待6个月仍然未能成行,而李素报名后更已等待近一年。据瞭解,目前南宁至少有39名和她们一样缴纳了2.5万元人民币“报名费”的护理员正在焦急等待赴港劳务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