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深港创新研究院揭幕

  中评社台北3月29日电/据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深圳报导: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以下简称港中大福田研究院)揭幕仪式3月28日下午在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该研究院为港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致力建立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合作平台、连接深港两地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尤其将专注于机械人、人工智能、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通过深港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上的发展。

  配合大湾区建设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深港国际科技园E栋6、7层,于2020年5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注册,是香港中文大学经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协商后,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医学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促进深港合作的特色平台。

  目前,港中大福田研究院的在研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港智慧医疗机器人开放创新平台”,以香港中文大学在材料与驱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感知与规划、人机共融等基础学科与核心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现已建成具有跨学科特色的医疗机器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和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测试基地。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超过十项专利申请。

  “港中大福田研究院以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专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目标,希望能够培养高层次创新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人才,更鼓励以独立或合作创办形式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开展具有前瞻性且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的创新研发。”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在揭幕仪式上致辞说。

  培育尖端科研人才

  段崇智表示,港中大福田研究院在创建的阶段将背靠港中大深厚的基础科研优势和技术积累,面向大湾区发展需求,建设科研队伍、培养尖端人才,在深圳产业化优势加持上,深化深港合作,打造专注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优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上的发展和国际化。

  港中大医学院骨科教授和实验室主任秦岭透露,已经在学校甄别了多学科交叉的项目,包括原始创新、技术创新的项目,其中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项目,都是港中大医学院、工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积累,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机器人相关的项目,例如手术机器人、人机结合、IT的准入等项目做强。

  他认为,最重要是要产学研一体化,单纯依靠港中大福田研究院不可能做到,需要很多机械和装备,现在国家有新的注册人制度,对具有原始创新、知识产权的个人和高校,可以知识产权作为原始创新的证件,进行生产和产业化,以前只能把专利转让给企业,而企业并不瞭解这一创新里面的关键技术,对转化造成了很大障碍。“加上国家食药局医药器械大湾区分中心也落在深圳福田河套,对港中大整合两地资源、加速科技落地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港中大副校长岑美霞表示,在创新科研方面,需满足多个条件才可成功,其一是经费不能少,福田区支持科研创新的硬件系统很不错,与下游对接的产业链生态也有了;其二还需要人才,港中大有一流的团队,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机器人这几块领域对科研人才有系统性训练,也有高水平的老师们支持。   中评社台北3月29日电/据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深圳报导: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以下简称港中大福田研究院)揭幕仪式3月28日下午在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该研究院为港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致力建立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合作平台、连接深港两地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尤其将专注于机械人、人工智能、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通过深港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上的发展。

  配合大湾区建设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深港国际科技园E栋6、7层,于2020年5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注册,是香港中文大学经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协商后,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医学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促进深港合作的特色平台。

  目前,港中大福田研究院的在研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港智慧医疗机器人开放创新平台”,以香港中文大学在材料与驱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感知与规划、人机共融等基础学科与核心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现已建成具有跨学科特色的医疗机器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和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测试基地。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超过十项专利申请。

  “港中大福田研究院以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专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目标,希望能够培养高层次创新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人才,更鼓励以独立或合作创办形式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开展具有前瞻性且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的创新研发。”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在揭幕仪式上致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