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申加价狮子开大口 市民忧车费猛如虎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今年2月,本港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受疫情影响三年的香港正逐渐迈出疫情影响,踏上复常之路,不过,就在此时,本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巴士公司即将掀起的加价潮,或给市民带来沉重负担。政府昨天公布,五间巴士公司申请加价,其中九巴申请加9.5%,龙运巴士申请加8.5%;大屿山巴士申请加价9.8%;新巴和城巴提出,所有日常路线票价划一加2元。而城巴机场服务以外的日常和通宵服务路线,则申请加23%;而机场服务路线就申请加价50%。巴士公司称,机场线路从1997年中开始营运以来,从来没有调整过票价。

  今天,九巴传讯及公共事务部主管简学悕表示,九巴上一次加价是在2021年,再上一次则是在2014年,所以这一次的加价有“追落后”的因素。

  巴士公司吐苦水,市民更是有苦难言。如果按照巴士公司的申请加幅加价,有一些线路加价后的车费堪称“天价”。以机场线为例,不少线路加价后,价格超过60元,这个数字不仅远超搭港铁从金钟去深圳罗湖的价格,甚至贴近搭高铁从西九龙到深圳的价格。

  再比如,城巴新巴市区线虽然划一加价2元,看似金额不多,但由于部分短途路线车资不高,加价后的加幅堪称惊人。经计算后,不少线路加价超过50%。例如往返利东邨及香港仔(成都道)的城巴98号线现时单程收费3.1元,加价2元后变成5.1元,加幅达64.5%;往返深湾及华富的城巴48号线,现时单程车费3.7元,加价2元后为5.7元,实际加幅为54.1%;往返香港大球场及坚尼地城的城巴5B线、往返北角码头及坚尼地城的城巴10号线,现时单程收费都是4.2元,加价2元后变成6.2元,加幅达47.6%。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就形容,他听到加价方案时“非常震惊”。他促请政府用有效的方式为市民把关,不要让巴士公司“狮子开大口”,更指巴士加价是向香港复苏、复业、复常的步伐“掴了一大巴”。

  巴士公司的这个加价幅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九巴要求加价9.5%,是这两年通胀率3.5%的近3倍,而新巴城巴划一加2元,平均加幅约25%,是这两年通胀率的7倍。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认为,政府可以效法港铁,为专营巴士设立“可加可减”票价调整机制,同时要为加幅“封顶”。

  特区政府今日(15日)表示,会按既定程序审慎考虑和审批加价申请,鉴于巴士服务与民生息息相关,如果政府评估后认为个别申请加幅过高,当局会建议调低加价幅度,甚至会拒绝有关申请。   公共交通是市民每天都会使用的服务,巴士加价,绝大部分市民都会受到影响。期望政府在考虑巴士公司的加价申请时,要特别考虑市民的负担能力。毕竟有时候每个月多一千几百元支出,对普通市民而言,已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如果政府以至行政会议批准如此高的加幅,那就是在社会复常的路上,令未感受到经济成果的市民,先被公共运输业“刺上一刀”。各界期望特区政府审慎考虑巴士加价,避免“车费猛如虎”。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今年2月,本港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受疫情影响三年的香港正逐渐迈出疫情影响,踏上复常之路,不过,就在此时,本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巴士公司即将掀起的加价潮,或给市民带来沉重负担。政府昨天公布,五间巴士公司申请加价,其中九巴申请加9.5%,龙运巴士申请加8.5%;大屿山巴士申请加价9.8%;新巴和城巴提出,所有日常路线票价划一加2元。而城巴机场服务以外的日常和通宵服务路线,则申请加23%;而机场服务路线就申请加价50%。巴士公司称,机场线路从1997年中开始营运以来,从来没有调整过票价。

  今天,九巴传讯及公共事务部主管简学悕表示,九巴上一次加价是在2021年,再上一次则是在2014年,所以这一次的加价有“追落后”的因素。

  巴士公司吐苦水,市民更是有苦难言。如果按照巴士公司的申请加幅加价,有一些线路加价后的车费堪称“天价”。以机场线为例,不少线路加价后,价格超过60元,这个数字不仅远超搭港铁从金钟去深圳罗湖的价格,甚至贴近搭高铁从西九龙到深圳的价格。

  再比如,城巴新巴市区线虽然划一加价2元,看似金额不多,但由于部分短途路线车资不高,加价后的加幅堪称惊人。经计算后,不少线路加价超过50%。例如往返利东邨及香港仔(成都道)的城巴98号线现时单程收费3.1元,加价2元后变成5.1元,加幅达64.5%;往返深湾及华富的城巴48号线,现时单程车费3.7元,加价2元后为5.7元,实际加幅为54.1%;往返香港大球场及坚尼地城的城巴5B线、往返北角码头及坚尼地城的城巴10号线,现时单程收费都是4.2元,加价2元后变成6.2元,加幅达47.6%。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就形容,他听到加价方案时“非常震惊”。他促请政府用有效的方式为市民把关,不要让巴士公司“狮子开大口”,更指巴士加价是向香港复苏、复业、复常的步伐“掴了一大巴”。

  巴士公司的这个加价幅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九巴要求加价9.5%,是这两年通胀率3.5%的近3倍,而新巴城巴划一加2元,平均加幅约25%,是这两年通胀率的7倍。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认为,政府可以效法港铁,为专营巴士设立“可加可减”票价调整机制,同时要为加幅“封顶”。

  特区政府今日(15日)表示,会按既定程序审慎考虑和审批加价申请,鉴于巴士服务与民生息息相关,如果政府评估后认为个别申请加幅过高,当局会建议调低加价幅度,甚至会拒绝有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