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在广州会见传媒谈话
中评社香港2月24日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3日率团到访广州和深圳,展开上任后首次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访问。李家超刚刚在会见传媒时表示,上午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会面,就粤港合作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交换意见,双方认为粤港合作空间无限,尤其是人才流动、人员培训和教育、科技和创新应用、金融发展等领域。以下是李家超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行政长官:首先很多谢大家到来采访,我亦知道有一些媒体代表是由香港前来,所以多谢你们。
今次我到广东省访问,可以说是三个“第一次”——第一个“第一次”是我上任后的第一次;第二个是通关后的第一次;第三个“第一次”是我第一次拜访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先生。今日与我们会见的官员当然亦包括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先生。
我前来时乘搭高铁,象征“一小时生活圈”这个特性,我亦看到高铁的确为旅客带来方便和令其感受很正面。
在会议中,我首先感谢广东省一直支持香港,包括支持香港的发展和支持香港很多政策。我特别感谢广东省在疫情时对香港的支援,特别在第五波疫情时,香港是最危难的时候。广东省在多方面确保我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食物、蔬菜等的供应是不断的,令我们无需担心在这方面的需要。第二,在第五波疫情时,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医疗系统已超过其承受力时,广东省派出医疗团队来香港帮助我们,亦在医疗物资方面等给予我们很大的援助,就这方面我表示了衷心的谢意。
我们在讨论双方面合作时,重点讨论了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大家如何共同努力。我首先向广东省领导汇报了我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的目标和意义,其中我强调的,就是将我们的指导和领导统筹能力强化,即是由一个人做领导,即行政长官,改为“1+3”——由我做组长再加三位司长作为副组长,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作为领导去推动和统筹,推动大湾区发展在他们旗下领域的不同项目,亦希望经过这个过程,积极和主动地把推动大湾区建设提上一个新台阶。
在多方面大家都同意,于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经与广东省组成的13个专班,共同努力把我们考虑到的不同项目落实。其中我亦汇报了“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方向和部署,包括会成立一个专责部门谋划和推动“北部都会区”。
黄坤明书记对香港的发展是充分支持,亦表示(香港)有任何项目提出来时,大家也可以寻求一个最佳的发展方案。他亦表示“北部都会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令我们与整个广东,特别是通过深圳,大家产生协同效应。(广东)在我们的发展配合方面会加大力度,令整体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更大。
会议是很愉快、很积极,亦开展了一些共识,我们大家在这些共识范围内去推动。
我会见大家后便会赶往深圳与深圳领导见面。我们与深圳是唇齿相依,所以在很多合作方面是更加密切,兼且有很多实质(项目)互相要积极推动。我们与深圳的合作是不断进行中,在昨日(2月22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香港已经举办了深港合作会议,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先生来到香港与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共同主持了深港会议。这个会议达到三个成绩,包括签署了三份意向书,一份意向书涉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合作,第二份是有关青年在金融机构的实习计划,即香港青年到深圳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实习,我们会推展这个计划。第三份是关于旅游合作。
未来计划方面,我会走访大湾区全部九个内地城市和澳门。我已计划在下星期首先拜访澳门。我会带领政府官员、司局长走访所有九个大湾区内地城市,如果时间许可的话,九个大湾区城市以外,其他相连的一些城市发展,我们可能都会一并参观,因为我们希望在大湾区建设中积极和主动投入,看看有什么方案或者项目我们可以主动推动。
我亦正积极组织一个访问团,成员包括立法会议员,我希望大约四月可以带领立法会议员组成一个访问团访问大湾区城市。这个构思我们亦有讨论过,反应是积极的,我们会积极安排。
我们自从通关后已经开展与内地不同的城市交往,亦很活跃,所以在过去数天,我都与不同的市领导会面,包括广州市市长,刚才说过的深圳市市长,以及东莞市市长等。刚才我们在会议中与广东省领导亦谈及,广东省领导很可能在三月访问香港,如果时间许可,我都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可以举行粤港联席会议。
今次虽然祗有一日的访问行程,但除了开展我们实体见面、接触、交谈和讨论一些大家有共识的问题外,我相信亦展现了在通关后大家密切接触的一个示范作用。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想提问。
行政长官:人才流动方面,我跟省领导的共识非常一致,因为任何竞争力的提升或真正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人才是关键的。无论是香港的人才或大湾区内地的人才,我们相信其流动均会有协同效应,所以我们非常支持和鼓励这方面的双向或多向流动。在(本月)20日出台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让高端人员可享有特别批注,令其在较长期限内可以经常往返香港,特别对于我们重点发展的科研、医疗、高端产业、金融等,非常有作用。他们来港时,当然香港会有批准工作(签证)方面的法律要求,我同意任何程序既要达到其审批结果,亦可以透过优化程序令审批更加畅顺,但审批标准仍要保持。
刚才你提到“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审批,一般审批均有其标准,在推出这个措施时,当发现有需要优化之处,便已经立即优化。我们在推出任何新措施时,都知道过程中必须要总结经验并随时优化,我亦看到相关部门立即优化程序,达到要求,确保前来的人才符合整体利益,特别是对于治安和安全方面的需要。入境处处长亦已针对个案发出声明,针对一些可能违法的行为展开调查,这交由入境处的同事跟进。我所强调的是,人才流动不单是指内地人才,更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港或经香港进入大湾区。我会研究这方面的推动工作,看看有什么方案可以在推动国际人才流入香港和大湾区方面,产生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记者:行政长官,你好。我的问题是关于您接下来的深圳行程。我们看到您的行程非常紧凑,祗有半天时间。深港之间合作的领域非常多,在有限的时间里,您会优先讨论哪些问题?为什么这些是优先?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昨天深圳市代表团跟您进行了会面,还有深港合作会议,那经过一天的交流之后您有没有一些新的灵感,是今天会跟深圳市领导进行讨论呢?谢谢。
行政长官:首先,我觉得每一次接触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所以每一次我们可以安排多少时间讨论、进行会议,要考虑参与会议的每一位人士,特别是领导们的时间安排。今天的会面是我希望在通关后尽早举办的,也是配合广东省领导们的时间安排,所以进行今天的访问。一天的访问当然只是开始我们两方面合作的一个新开端——第一是表示互相重视、尊重;第二是表示我们在高层方面的沟通畅顺,而且互相配合的重要意义;第三,重要的意义是,这一次访问是开展之后一系列不同领域、涉及不同官员及不同人士的交流计划。之后,我个人会走访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每一个城市都走访,也会到澳门。这表示什么呢?是表示我们积极和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建设,希望作出一些贡献;另一方面是希望透过访问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大湾区建设方面所重视的一些领域,而且我们会怎样推展这方面的工作,让同事们和其他社会人士(知悉)。我会在四月组织访问团,包括立法会议员,希望带领社会各界不同人士认识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作出贡献。
行政长官:广东的愿景是建设一个“新广东”,香港是开新篇章,两个“新”的概念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相似)。第一,我们是高质量发展,涉及我们往后竞争力的重要性,所以从“新”的理念来看,广东与香港的共识都是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气象。高质量发展也有一些新领域,就是科技应用、绿色生活、新能源和一些创新的做事方法,以及超越三地法律限制的一些超前做法。这些都是我们在新领域、新气象、新愿景方面的共同目标,这也是大家同意在不同领域方面推动的一个共同起点。
另外,通关后,我们看到多方面的人流都增加了,特别在香港看到了社会的经济,以及社交活动都热烈起来,气氛很好,市民都开心;来访的海外人士,包括游客也逐步增加。但是我觉得疫情复常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因为我们很多运力方面——运作的能力方面,都要再建立起来。我在这方面是挺有信心的,第一是香港人有韧性、弹性,而且香港人有想办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香港总体来说有一个共识,就是要拚经济。我觉得现时香港团结一致,共同为一些有共识的目标作出贡献,这个情况也是比以前强烈和强大的。经济活动要回到疫情前(的状况),要经过一个过程,而我是充满信心的。谢谢大家。
中评社香港2月24日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3日率团到访广州和深圳,展开上任后首次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访问。李家超刚刚在会见传媒时表示,上午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会面,就粤港合作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交换意见,双方认为粤港合作空间无限,尤其是人才流动、人员培训和教育、科技和创新应用、金融发展等领域。以下是李家超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行政长官:首先很多谢大家到来采访,我亦知道有一些媒体代表是由香港前来,所以多谢你们。
今次我到广东省访问,可以说是三个“第一次”——第一个“第一次”是我上任后的第一次;第二个是通关后的第一次;第三个“第一次”是我第一次拜访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先生。今日与我们会见的官员当然亦包括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先生。
我前来时乘搭高铁,象征“一小时生活圈”这个特性,我亦看到高铁的确为旅客带来方便和令其感受很正面。
在会议中,我首先感谢广东省一直支持香港,包括支持香港的发展和支持香港很多政策。我特别感谢广东省在疫情时对香港的支援,特别在第五波疫情时,香港是最危难的时候。广东省在多方面确保我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食物、蔬菜等的供应是不断的,令我们无需担心在这方面的需要。第二,在第五波疫情时,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医疗系统已超过其承受力时,广东省派出医疗团队来香港帮助我们,亦在医疗物资方面等给予我们很大的援助,就这方面我表示了衷心的谢意。
我们在讨论双方面合作时,重点讨论了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大家如何共同努力。我首先向广东省领导汇报了我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的目标和意义,其中我强调的,就是将我们的指导和领导统筹能力强化,即是由一个人做领导,即行政长官,改为“1+3”——由我做组长再加三位司长作为副组长,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作为领导去推动和统筹,推动大湾区发展在他们旗下领域的不同项目,亦希望经过这个过程,积极和主动地把推动大湾区建设提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