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廉宜——经济渐复常 宾馆未必继续参与

  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过渡性房屋以相对便宜的价钱,为难上楼的基层市民提供了暂时的安乐窝,亦令到疫下生意惨淡的宾馆能够获得稳定收入,截至2022年7月底,房屋局资助使用酒店和宾馆房间作为过渡性房屋的先导计划,共批出9个项目,由5间营运机构与相关宾馆、酒店签约,共提供816个房间。

  宾馆负责人:做住先啰

  不过,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社会迈向复常,旅游业有望逐步复苏,不少宾馆过渡房屋的租户担心,宾馆营运者或不愿意再加入计划,而租住期届满时,若自己仍未获配公屋,或再回到难捱的不适切住所,甚至无家可归。

  现时居住尖沙咀的宾馆改作过渡房屋的梁小姐昨日便直言,“一路储紧钱”,她担心,三年居住期到期后,自己仍未上楼,希望合约能一直持续到自己上楼,或居住期可延长至10年。

  “疫情下没有生意,但小朋友要读书、要食饭,一定要做(过渡性宾馆计划)。”尖沙咀一间宾馆的持牌人之一陈女士昨日表示,以往租客主要是内地客人,每日入住率达七至八成,但疫情下无生意,因此去年社协向她介绍计划后,便决定参加,现时入住率近乎爆满。她说,通关后未必即刻有大量游客来港,因此会考虑继续参与计划,“做住先啰”。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表示,即使社会经济复常,但旅客始终不固定,而过渡性房屋营运机构则是会持续稳定交租,因此相信大多经营者仍愿意参加。施丽珊促请政府考虑将计划年期延长至不少于10年,并研究放宽煮食限制,同时进一步放宽对参与宾馆的规定,使社会上可运用的房屋资源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