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商场变死城 期待通关活水来

(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三年疫情重创本港经济,首当其冲便是豪宅市场,九龙有多个豪宅商场十室九空。红磡一个豪宅商场空置率逾九成,当中一层全层围封,挂上“商铺招租”告示,前往的扶手电梯也因“节约能源,暂停使用”。西九周边另一个豪宅商场同样人流欠奉、内里也是吉铺连连。有经济学者直言,为防控疫情,本港“封关”近三年,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希望未来能稳控疫情、稳步复常,并在疫苗高接种率的情况下,创造早日通关的条件,救活本港经济。

  红磡的升御门为区内豪宅,一间500平方呎的单位,在现时楼市低迷的时期亦售过千万元。升御门于2012年入伙,而升御商场则于2014年开幕,共三层楼面,面积超过六万平方呎。但大公报记者日前到该商场直击,看到大部分商店围封,十分冷清。

  据知该商场开幕时,曾经开设日式西餐厅、连锁杂货店及书店,带动不少人流。不过,自从商店租约期满后,商场仅余一间超市及幼稚园两个商户。大公报记者日前到达时,看见地下大堂虽设有圣诞摆设,惟附近的商铺却围上木板,并贴有招租启示;乘坐扶手电梯到达LG(低层地下),祗有一间超市营运,其他商铺均已围封;通往一楼的扶手电梯更因一楼全层没有商铺营业而围封,并竖立“节约能源,暂停使用”的告示牌。

  全层铺面均以围板围封

  “一楼所有的铺面均没有开,围板围着,没有人会上去,除非你要去智能柜取东西。”在超市工作的职员向大公报记者透露,该商场如“死场”的情况维持已久,直指上址位处偏远,较少商户承租,之前有的食肆,杂货店及面包店都“关门”。

  在该屋苑居住近四年的黄女士表示,由于上址位置不太方便,加上只做街坊生意,店铺因而不断结业。她又称,现时已习惯“静中带旺”的生活,往附近红磡广场或马头围道购物及用膳亦很方便,而对于上址祗有一间超市,她则笑言:“有时打风落雨都可以来买东西。”   同样出现多间吉铺的还有位于佐敦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的港景汇商场,该商场上盖为港景峯,毗邻西九龙多个豪华住宅如君临天下、凯旋门、漾日居及擎天半岛。港景峯为区内有名豪宅,一间800多平方呎的单位,随时叫价逾二千万元。但商场内却不如楼价般炽热,地下一楼的商场设有开放通道,方便市民来往广东道及柯士甸道,人流本应川流不息,惟日前周五大公报记者在上址逗留近三小时,发现人流疏落。

  该商场地下一楼设置的商铺多为地产店铺,而附近更有最少五间相连的吉铺,每间吉铺面积近千平方呎,有的更逾二千平方呎,而部分偌大的吉铺更成为发展商宣传新盘之用,贴上新盘的广告,惟大门却一直紧闭。大公报记者乘扶手电梯来到二楼,看到的场面更是冷清,虽设有超市、琴行、家品店等民生小店,惟人流未畅旺,午饭时段,半小时内亦只见约十名行人。在扶手电梯附近更有面积逾千平方呎的吉铺招租,而不少营运的商铺对面就是一排吉铺,均只贴上新楼的广告,大门一直紧闭。

  疫下封关 内地住客难返港

  中原(工商铺)董事总经理潘志明直指,港景汇商场吉铺较多,租客多以地产及酒楼为主,以及个别一些零售客及业主发展商作卖楼示范单位。潘指该商场吉铺较多,因地理位置,在商场闲逛的多为附近居民及商场铺工作的人士,难以聚集到一定的消费力。

  潘又称,上址两个商场出现吉铺,主要因市道差,商户对人流不多的商场兴趣不大。其中升御门伙数不多,加上不少业主为内地客,在疫情期间,未必可来港居住,因而令屋苑人流减少,而屋苑本来人流较少,加上住客如要消费或餐饮用膳,多往附近较旺的商场及街道消费,如升御门的住客可往黄埔或德民街一带,因而令有关商场人气更少,而目前商场的租户亦主要以售卖日常用品为主。他希望特区政府能稳控疫情,届时本港各行各界便可稳步复常。

(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三年疫情重创本港经济,首当其冲便是豪宅市场,九龙有多个豪宅商场十室九空。红磡一个豪宅商场空置率逾九成,当中一层全层围封,挂上“商铺招租”告示,前往的扶手电梯也因“节约能源,暂停使用”。西九周边另一个豪宅商场同样人流欠奉、内里也是吉铺连连。有经济学者直言,为防控疫情,本港“封关”近三年,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希望未来能稳控疫情、稳步复常,并在疫苗高接种率的情况下,创造早日通关的条件,救活本港经济。

  红磡的升御门为区内豪宅,一间500平方呎的单位,在现时楼市低迷的时期亦售过千万元。升御门于2012年入伙,而升御商场则于2014年开幕,共三层楼面,面积超过六万平方呎。但大公报记者日前到该商场直击,看到大部分商店围封,十分冷清。

  据知该商场开幕时,曾经开设日式西餐厅、连锁杂货店及书店,带动不少人流。不过,自从商店租约期满后,商场仅余一间超市及幼稚园两个商户。大公报记者日前到达时,看见地下大堂虽设有圣诞摆设,惟附近的商铺却围上木板,并贴有招租启示;乘坐扶手电梯到达LG(低层地下),祗有一间超市营运,其他商铺均已围封;通往一楼的扶手电梯更因一楼全层没有商铺营业而围封,并竖立“节约能源,暂停使用”的告示牌。

  全层铺面均以围板围封

  “一楼所有的铺面均没有开,围板围着,没有人会上去,除非你要去智能柜取东西。”在超市工作的职员向大公报记者透露,该商场如“死场”的情况维持已久,直指上址位处偏远,较少商户承租,之前有的食肆,杂货店及面包店都“关门”。

  在该屋苑居住近四年的黄女士表示,由于上址位置不太方便,加上只做街坊生意,店铺因而不断结业。她又称,现时已习惯“静中带旺”的生活,往附近红磡广场或马头围道购物及用膳亦很方便,而对于上址祗有一间超市,她则笑言:“有时打风落雨都可以来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