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半世纪”VR推广咏春拳法

  中评社香港11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为纪念一代武学宗师叶问逝世50周年,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与咏春体育会合作,即日起于香港树仁大学研究院综合大楼举办“穿梭半世纪”咏春展览,展示逾40件叶问咏春在香港发展的珍贵文献、相片、真迹及会议纪录等第一手资料,展场还配以虚拟实境(VR)等技术,令观众更真切感受叶问咏春的传播历程。展期至11月19日。

  1950年代,叶问在曾任记者的同乡李民鼓励下,在九龙深水埗饭店公会开始教授咏春,学员最初多为饮食业工作者。其后,学拳人数日渐增多,叶问指派几名弟子在1967年成立咏春体育会。时至今日,门人可按机制申请在体育会教咏春拳。

  走访叶问后人

  “中华武术及体育文化传播”项目主理人、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李家文介绍道,为了促成展览,团队走访多位武术师傅及其后人,搜集旧报章和旧相片,从咏春体育会及不同背景弟子之间的“口述历史”中,构建出一套体育文化传播体系。展览重点展示体育会成立55年以来,推动叶问咏春在港发展。

  是次展出展品涵盖保存依然完好的超过半个世纪的董事会和特别会议等纪录、会员资料、族谱等书刊、长衫、木人桩、棍等。从中清晰反映出叶问咏春在香港落地生根、乃至蓬勃发展的详细脉络。在珍贵的会议纪录中,也见证了重要时刻。譬如其中一块展板展出的会议纪录,是众人在会议中接收到叶问辞世的报告。

  叶问长孙叶港超、咏春体育会主席李煜昌接受访问时表示,希望能够配合新科技,诸如线上比赛、VR、AI等,提升大众学习热情,推动香港咏春的发展。

  叶港超说:“初次想到以VR展示咏春时,我并不看好,觉得始终要师傅手把手地教授。但我现在转变了思路,体会到这种新技术会成为吸引人们学习咏春的新方式。”

  为了更好地拓展推广咏春拳之法,展览启动后举办了“中华武术与体育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其中,数字化经济委员会委员车品觉指出,AI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但大家不要盲从AI给出的动作招法,而要多思考一招一式背后的武学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