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峰会:践行“零碳使命”
中评社香港11月1日电/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在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上发出警告,人类正迅速接近科学界设定的1.5摄氏度气温升幅限制,这是一条任何人都不想越过的危险红线,“因为我们知道,越线就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风险加剧”。
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正在北京举行,兰博蒂尼在本届峰会给出的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遭受灭绝威胁。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我们失去了世界上一半的森林,一半的珊瑚礁,以及80%的湿地。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同样向人类发出警告。“人类虐待自然母亲,现在我们目睹自然母亲狰狞的一面。气候变化并不是潜伏在拐角伺机而动,而是已经降临在我们身上,重创数十亿人,留下死亡、痛苦和贫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亦在给“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的贺信中敦促,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已从未来挑战变为现实而紧迫的气候危机,改变刻不容缓,行动需在当下。他表示,2022年开年以来,全球多地高温,乾旱、暴雨等极端事件频发,给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生产秩序、民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威也在开幕致辞中呼吁,气候变化议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一致行动。徐威表示,今年夏天,全球多国遭遇持续高温,导致山火蔓延,用电紧张,粮食减产,上亿民众遭受极端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影响。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灾害日益频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本届峰会的开幕演讲中给出瞭解决气候问题、践行双碳战略的“中国方案”。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而践行双碳战略的关键首先是节能提效。他表示:“这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也是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安全、环境安全、气候安全的要素。在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是减排的主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在本届峰会上,则以“切换赛道、共赢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摆事实、讲道理,充分探讨了从化石能源赛道切换到零碳能源赛道的可能性与方法。
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在开幕致辞中,也同样提到中国与埃及在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阿西姆•哈奈菲表示,双方合作有了非常喜人的进展,埃及的第一台电动车将会在中国专家的支持下尽快下线,在埃及本地生产制造。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张玉军在本届峰会的演讲中表示,去年以来中国以多项举措促进双碳目标的尽快达成,更建立了全国碳市场机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对于推动更多行动落地,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张玉军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气候变化与履行发展合作;二是推动南南知识共享,共同应对气候挑战;三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推进高质量公正转型。
面对气候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在本届峰会上为全球各国打气:“我们应朝着这一目标加速前进,任何人都不应掉队,再接再厉,坚持不懈,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雄心铺平道路,实现‘自然向好’的未来!”
中评社香港11月1日电/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在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上发出警告,人类正迅速接近科学界设定的1.5摄氏度气温升幅限制,这是一条任何人都不想越过的危险红线,“因为我们知道,越线就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风险加剧”。
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正在北京举行,兰博蒂尼在本届峰会给出的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遭受灭绝威胁。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我们失去了世界上一半的森林,一半的珊瑚礁,以及80%的湿地。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同样向人类发出警告。“人类虐待自然母亲,现在我们目睹自然母亲狰狞的一面。气候变化并不是潜伏在拐角伺机而动,而是已经降临在我们身上,重创数十亿人,留下死亡、痛苦和贫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亦在给“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的贺信中敦促,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已从未来挑战变为现实而紧迫的气候危机,改变刻不容缓,行动需在当下。他表示,2022年开年以来,全球多地高温,乾旱、暴雨等极端事件频发,给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生产秩序、民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