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轻人中风大增 发病率急升三成
港大医学院中风研究组主任刘巨基表示:“研究结果令人担忧,因中风致残或死亡的风险很高。”团队倡议要有效控制血管风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同时希望大众了解及早求医的重要性,以免延误病情。
团队追踪2001至2021年间香港中风发病率的走势,发现年轻中风的粗发生率显着上升。由2001年每10万人就有39.1人年轻中风,大幅上升至2011年及2021年分别有48.3和55.7人年轻中风;而每年年轻中风的数目亦由2001年1531人升至2021年2028人。
病人逾半患高血压
团队更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431名到玛丽医院及律敦治医院求医的年轻中风病人,其中53%患有高血压、44%患有高血脂、26%曾吸烟、19%患者肥胖,以及17%患有糖尿病;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病人中,分别有33%、64%及23%在中风入院时才被诊断出上述状况。
高血压是引致中风最重要的可改变因素。刘巨基医生解释,高钠饮食能直接影响血压与未来预计中风风险。强烈建议病人实行低钠低脂低糖饮食、恒常运动及戒烟等的健康生活,以预防中风。
对于年轻中风研究,刘巨基医生表示:“结果令人忧虑,需唤起各界关注年轻中风,以及控制引致中风的血管风险因素,尤其是年轻人这方面的意识。”他更表示,中风能为病人的心理和社交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或主要照顾者的年轻病人。
及早就医增康复机会
研究指出,香港大约三成中风康复者会患上中度至严重抑郁症,因此及早求医非常重要。中风病人延迟医治会严重影响病情,平均每延误一分锺,估计会有多达190万神经细胞受损。如病人能及早就医,便大大增加康复机会。
社会大众可紧记“谈笑用兵”的中风病征口诀──谈,指谈话表达有困难;笑,指面部表情不对称;用,指手脚不能发力使用;兵,指即时请救兵,或致电999求助。
港大医学院中风研究组主任刘巨基表示:“研究结果令人担忧,因中风致残或死亡的风险很高。”团队倡议要有效控制血管风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同时希望大众了解及早求医的重要性,以免延误病情。
团队追踪2001至2021年间香港中风发病率的走势,发现年轻中风的粗发生率显着上升。由2001年每10万人就有39.1人年轻中风,大幅上升至2011年及2021年分别有48.3和55.7人年轻中风;而每年年轻中风的数目亦由2001年1531人升至2021年2028人。
病人逾半患高血压
团队更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431名到玛丽医院及律敦治医院求医的年轻中风病人,其中53%患有高血压、44%患有高血脂、26%曾吸烟、19%患者肥胖,以及17%患有糖尿病;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病人中,分别有33%、64%及23%在中风入院时才被诊断出上述状况。
高血压是引致中风最重要的可改变因素。刘巨基医生解释,高钠饮食能直接影响血压与未来预计中风风险。强烈建议病人实行低钠低脂低糖饮食、恒常运动及戒烟等的健康生活,以预防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