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推进创科发展

学术会议“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昨日举行,开幕典礼现场嘉宾大合照。(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科学院与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首度联合主办的国际前瞻性学术会议“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昨日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徐立之和沈向洋致辞。

  孙东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数年投入前所未有的资源推动香港创科发展,本届政府会致力把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循四大方向推进创科发展。

  论坛邀请了20多位世界知名科学家,包括8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以及逾200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嘉宾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展开前沿科学探索。

  孙东对两组织合办本次论坛表示感谢。他说,对多位来自香港的杰出科学家曾获“未来科学大奖”深感自豪。这个奖项不仅是对香港科学家卓越成就的认可,也是香港在科学研究方面卓越能力的证明。过去数年,特区政府投入前所未有的资源推动创科发展,为不断完善创科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到访香港科学园,亦体现了国家对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视和肯定,以及对香港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期望。他说,本届政府会致力把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循四大方向推进创科发展。

  促进大湾区科技合作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徐立之致欢迎辞时表示,此论坛是一个展示和推广香港科技实力和影响力的好机会,配合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合作。

  未来论坛理事会2022轮值主席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沈向洋提到,这是两大科学界公益力量的首度合作,邀请了多位著名科学家宣讲最新科研突破,探讨科学将如何塑造 人类的未来,相信开放式的探讨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大家探索的热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玉卓表示,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跨越,是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升华。中国科协高度赞赏并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基础科学,扶持人才成长,促进科学普及,并将与特区政府一道深化交流合作,支持香港科技工作者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昨日的生命科学范畴环节“创建新范式”的出席嘉宾有卢煜明教授、叶玉如教授、袁国勇教授及朱听教授;支志明教授、陆锦标教授、薛其坤教授、马大为教授等出席物质科学范畴“基础物质科学之美,及其有形与无形之效用和影响力”环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范畴“深港合作创新之路”环节的出席嘉宾包括沈向洋博士、孙东教授、林本坚教授等。另设有1000个线上会议大众名额,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在香港和内地媒体进行直播。

学术会议“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昨日举行,开幕典礼现场嘉宾大合照。(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科学院与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首度联合主办的国际前瞻性学术会议“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昨日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徐立之和沈向洋致辞。

  孙东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数年投入前所未有的资源推动香港创科发展,本届政府会致力把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循四大方向推进创科发展。

  论坛邀请了20多位世界知名科学家,包括8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以及逾200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嘉宾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展开前沿科学探索。

  孙东对两组织合办本次论坛表示感谢。他说,对多位来自香港的杰出科学家曾获“未来科学大奖”深感自豪。这个奖项不仅是对香港科学家卓越成就的认可,也是香港在科学研究方面卓越能力的证明。过去数年,特区政府投入前所未有的资源推动创科发展,为不断完善创科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到访香港科学园,亦体现了国家对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视和肯定,以及对香港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期望。他说,本届政府会致力把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循四大方向推进创科发展。

  促进大湾区科技合作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徐立之致欢迎辞时表示,此论坛是一个展示和推广香港科技实力和影响力的好机会,配合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合作。

  未来论坛理事会2022轮值主席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沈向洋提到,这是两大科学界公益力量的首度合作,邀请了多位著名科学家宣讲最新科研突破,探讨科学将如何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