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卢煜明获生物医学研究奖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卢煜明教授凭藉血浆DNA诊断技术,开创了“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并为分子诊断学的发展奠下重要基石。他于昨日获颁有超过75年历史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成为该奖项成立以来第五名获奖的华人。卢教授表示,现时香港正投放更丰富的资源发展生物医学,且拥有很先进的技术与排序仪器,他鼓励对生物医学有兴趣的年轻人,把握当下创科发展的黄金机遇,透过科研成果改变和造福世界。
屠呦呦亦曾获“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最享负盛名的生物医学研究奖之一,此前,曾获颁该奖项的华人得奖者有李卓皓教授、李敏求教授、“基因诊断之父”简悦威教授及屠呦呦教授。卢教授是继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以外,唯一以中国为研究基地的“拉斯克奖”得奖者。
全球每8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上唐氏综合症,卢煜明教授发现了孕妇的血浆内存有胎儿DNA,并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测方法,准确度超过99%,成功将以DNA分析为本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从科研层面应用至临床诊断,现时已被全球60个国家广泛采用。此项技术让每年数以百万计孕妇免于接受增加流产风险的羊膜穿刺及绒毛活检等入侵性检测,成就了一场临床医学的重大革命。
另外,受孕妇体内的胎儿发育与病人体内的肿瘤生长的相似之处启发,近年卢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该项技术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改变。更成功于近期研发出一种能侦测数十种癌症的血液测试,并和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作临床应用。
曾获国家“未来科学大奖”
获颁这项荣誉后,卢教授表示荣幸,并特别感谢在研究、科研路上曾给予过帮助的导师和并肩作战的研究团队,共同努力透过无创检测技术将产前检测变得更安全和精确,帮助了全球的孕妇。他续说,作为科学家的福气,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亦可如旅行家般在未有前人“踏足”的领域探索,他很高兴看到无创产前检测已成为一项护理标准,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科技可以改善全球医疗保健。
卢煜明小档案
中大职务: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转化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主任。
专业范畴:基因与医学、DNA测试及其他有关化学病理的范畴。
专注研究:分子诊断、无创伤性产前诊断、癌症生物标志物。
奖项及荣誉:澳门大学荣誉理学博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港科院创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奖者,2016、费萨尔国王国际医学奖得奖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荣誉院士、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化学、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卢煜明教授凭藉血浆DNA诊断技术,开创了“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并为分子诊断学的发展奠下重要基石。他于昨日获颁有超过75年历史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成为该奖项成立以来第五名获奖的华人。卢教授表示,现时香港正投放更丰富的资源发展生物医学,且拥有很先进的技术与排序仪器,他鼓励对生物医学有兴趣的年轻人,把握当下创科发展的黄金机遇,透过科研成果改变和造福世界。
屠呦呦亦曾获“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最享负盛名的生物医学研究奖之一,此前,曾获颁该奖项的华人得奖者有李卓皓教授、李敏求教授、“基因诊断之父”简悦威教授及屠呦呦教授。卢教授是继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以外,唯一以中国为研究基地的“拉斯克奖”得奖者。
全球每8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上唐氏综合症,卢煜明教授发现了孕妇的血浆内存有胎儿DNA,并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测方法,准确度超过99%,成功将以DNA分析为本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从科研层面应用至临床诊断,现时已被全球60个国家广泛采用。此项技术让每年数以百万计孕妇免于接受增加流产风险的羊膜穿刺及绒毛活检等入侵性检测,成就了一场临床医学的重大革命。
另外,受孕妇体内的胎儿发育与病人体内的肿瘤生长的相似之处启发,近年卢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该项技术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改变。更成功于近期研发出一种能侦测数十种癌症的血液测试,并和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作临床应用。
曾获国家“未来科学大奖”
获颁这项荣誉后,卢教授表示荣幸,并特别感谢在研究、科研路上曾给予过帮助的导师和并肩作战的研究团队,共同努力透过无创检测技术将产前检测变得更安全和精确,帮助了全球的孕妇。他续说,作为科学家的福气,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亦可如旅行家般在未有前人“踏足”的领域探索,他很高兴看到无创产前检测已成为一项护理标准,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科技可以改善全球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