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大厦三不管 天井垃圾臭熏天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大厦无清洁工人、无公家垃圾桶,垃圾只能扔到楼下的路边垃圾桶。屋企根本无地方摆垃圾,日后实施垃圾征费等于多了支出,我更会扔到楼下。”住在无人管理“三无大厦”的恩姐说,不少居民习惯非法弃置垃圾,天井变成垃圾岗。

  政府日前公布全港六百多个卫生和街道管理黑点,当中不乏非法弃置垃圾的卫生黑点,而明年落实的垃圾征费,对改善卫生黑点有多大帮助?有议员表示,条例实施后固然对打击黑点有一定帮助,但相关的配套仍需要完善,例如针对基层教育、加重罚则及善用科技监察黑点,必须多管齐下。

  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林少权、蔡文豪(图)

  恩姐住在佐敦一栋“三无大厦”的㓥房,一家三口住在80平方呎的小房间。大厦没有清洁工人,楼梯间亦没有公家垃圾桶,每一天的生活垃圾,恩姐都是打包后拿到楼下的公共垃圾桶摆放。“(阻街)无办法,我觉得我拎落楼已经做得好好。”恩姐指出,邻居之间其实就是“斗污糟”,大厦的天井和后楼梯基本上都摆满垃圾,因为大厦幷无业主立案法团、无居民组织、无管理公司,根本没有人会理,所以能放物品的空间,全都堆满垃圾。

  区议员吁设免费收集点

  对于下年将会实施垃圾征费,恩姐认为自己或不会按要求使用征费垃圾袋,“对基层是根本不可行的,扔垃圾要畀钱,为了省钱,我就只能储存满一袋才扔垃圾,但家中哪有位置放垃圾?若然这么麻烦,我还不如依旧扔楼下?”   一直关注垃圾征费问题的前立法会议员、民建联观塘区议会主席柯创盛认为,垃圾征费实施,对卫生黑点的情况改善有一定帮助,但实施前期,非法弃置增多的问题亦是可预见的,“尤其是‘三无大厦’,或者一些附近有多间食肆及摊档的后巷。”他认为,卫生黑点问题要改善,要在面对不同人群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在面对后巷垃圾问题,就需要加装闭路电视,尤其是对问题严重的卫生黑点,有助加强阻吓作用,以及寻找违法者;此外,要在“三无大厦”附近加设临时的免费垃圾收集点,让“三无大厦”的基层市民能够有适应期。

  立法会议员葛佩帆表示,善用科技是推动垃圾征费及改善卫生黑点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助力。葛佩帆认为,垃圾征费实施确实能改善卫生黑点情况,但政府亦预期弃置在街上废物会增多,所以有必要加装“天眼”监察。

  加强宣传教育 互相监察

  她说,政府需要就“三无大厦”的住户及广大市民,加强教育及宣传,当大众都有妥善处理垃圾的意识,才可发动全民监察,互相监管,真正做到改善卫生黑点问题。

  现时全港约有4900栋“三无大厦”,即没有业主立案法团、没有任何居民组织及没有管理公司的大厦。这些老旧大厦由于没有任何管理负责人及团体,每当大厦遇上要维修升降机、翻新外墙等问题,个体业主们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导致日久失修,成为危楼。

  “三无大厦”的问题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当年工业发展带动香港经济增长,不少发展商在市区兴建多层大厦,幷以分层方式出售楼宇单位,取代以往全幢楼宇买卖,令更多市民可以置业。不过,分层出售单位在当时属“创新”销售模式,相关大厦的公契对发展商、业主和大厦经理人在楼宇不同部分的管理责任,幷没有一套清晰的界定,以致要依据公契以成立业主组织存在一定的困难,成为现今三不管的局面。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大厦无清洁工人、无公家垃圾桶,垃圾只能扔到楼下的路边垃圾桶。屋企根本无地方摆垃圾,日后实施垃圾征费等于多了支出,我更会扔到楼下。”住在无人管理“三无大厦”的恩姐说,不少居民习惯非法弃置垃圾,天井变成垃圾岗。

  政府日前公布全港六百多个卫生和街道管理黑点,当中不乏非法弃置垃圾的卫生黑点,而明年落实的垃圾征费,对改善卫生黑点有多大帮助?有议员表示,条例实施后固然对打击黑点有一定帮助,但相关的配套仍需要完善,例如针对基层教育、加重罚则及善用科技监察黑点,必须多管齐下。

  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林少权、蔡文豪(图)

  恩姐住在佐敦一栋“三无大厦”的㓥房,一家三口住在80平方呎的小房间。大厦没有清洁工人,楼梯间亦没有公家垃圾桶,每一天的生活垃圾,恩姐都是打包后拿到楼下的公共垃圾桶摆放。“(阻街)无办法,我觉得我拎落楼已经做得好好。”恩姐指出,邻居之间其实就是“斗污糟”,大厦的天井和后楼梯基本上都摆满垃圾,因为大厦幷无业主立案法团、无居民组织、无管理公司,根本没有人会理,所以能放物品的空间,全都堆满垃圾。

  区议员吁设免费收集点

  对于下年将会实施垃圾征费,恩姐认为自己或不会按要求使用征费垃圾袋,“对基层是根本不可行的,扔垃圾要畀钱,为了省钱,我就只能储存满一袋才扔垃圾,但家中哪有位置放垃圾?若然这么麻烦,我还不如依旧扔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