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无私捐骨髓 癌妇喜重生
无血缘骨髓 仅万分之一机会脗合
63岁的谭女士表示,“我原本要靠做化疗支撑,脱发、口腔溃烂,甚至用吗啡止痛,后来收到消息找到成功配对的捐赠者,我立刻觉得生命有了曙光和希望!”“我一直担心见面的一刻会哭出来,就写下所有说话,今天将我的心意卡交给你。”这是自2018年移植手术成功后,谭女士与捐赠者陈先生首次见面,谭女士仍难掩激动的心情,称赞对方的无私奉献。陈先生年仅30岁,他坦言自己其实自19岁就开始定期捐血,后来又登记捐骨髓,当时收到姑娘的电话,自己也意识到这是万中无一的机会,是上天给两个人的安排。
“其实家人也会担心,但最终支持我,后来做过身体检查,医生向我讲清楚所有风险后,我就确定要捐。”陈先生早上进入手术室,在背部抽出骨髓后,下午已可落床,一、两日后身体已恢复正常。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行政及医务总监李卓广表示,现时香港每年有1200至1500个血癌或淋巴瘤患者,部分人若控制不好病情就需接受移植,“骨髓捐赠者和病人双方的白血球组织型必须高度或完全脗合,但找到一位完全脗合的无血缘捐髓者一般只有五千至一万分之一机会,现在香港每年成功配对幷移植的个案仅40至50宗,其实800毫升的“骨髓血液”只占体内造血干细胞的不超过3%,却可以让病人获得重生机会。”
无血缘骨髓 仅万分之一机会脗合
63岁的谭女士表示,“我原本要靠做化疗支撑,脱发、口腔溃烂,甚至用吗啡止痛,后来收到消息找到成功配对的捐赠者,我立刻觉得生命有了曙光和希望!”“我一直担心见面的一刻会哭出来,就写下所有说话,今天将我的心意卡交给你。”这是自2018年移植手术成功后,谭女士与捐赠者陈先生首次见面,谭女士仍难掩激动的心情,称赞对方的无私奉献。陈先生年仅30岁,他坦言自己其实自19岁就开始定期捐血,后来又登记捐骨髓,当时收到姑娘的电话,自己也意识到这是万中无一的机会,是上天给两个人的安排。
“其实家人也会担心,但最终支持我,后来做过身体检查,医生向我讲清楚所有风险后,我就确定要捐。”陈先生早上进入手术室,在背部抽出骨髓后,下午已可落床,一、两日后身体已恢复正常。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行政及医务总监李卓广表示,现时香港每年有1200至1500个血癌或淋巴瘤患者,部分人若控制不好病情就需接受移植,“骨髓捐赠者和病人双方的白血球组织型必须高度或完全脗合,但找到一位完全脗合的无血缘捐髓者一般只有五千至一万分之一机会,现在香港每年成功配对幷移植的个案仅40至50宗,其实800毫升的“骨髓血液”只占体内造血干细胞的不超过3%,却可以让病人获得重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