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院”裁罚柯文哲 黄珊珊批意图影响判决

民众党委员黄珊珊接受媒体采访。(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20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民众党籍“立委”黄珊珊今日受访时,针对台“监察院”对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政治献金裁罚374万元并没入5579万余元一案,批评“监察院”滥权,将合法商业行为误判为政治献金,并拒绝补证漏报与错报支出。

  她强调柯文哲选举期间的演唱会及木可公司贩售小物所得属商业收入,与其他政治人物的版税类似,“监察院”却双重标准,针对在野党。她指“监察院”在柯文哲羁押禁见期间仍开罚是政治打压,并表示将依法提出救济,同时她也认为“监察院”特别选在柯文哲开庭前夕公布裁罚,有意图影响法院判决。

  “监察院”19日公布的2024大选政治献金查核报告。“监察院”审查后认定柯文哲存在匿报募款收入、违法支出、接受不符规定的献金及逾期存入专户等违规行为,因而裁罚374万元并没入5579万余元。此案起因于民众检举,“监察院”调查发现申报中涉及商业行为收入被误列为政治献金,以及部分支出申报不实等问题。柯文哲方面则主张,相关收入属合法商业行为,并非政治献金,申报问题则是会计师作业疏失所致。

  黄珊珊作为柯文哲政治献金善后小组召集人,今日于“立法院”受访时,针对“监察院”公布的2024大选政治献金查核报告提出强烈批评。她认为,“监察院”虽有权审查政治献金申报是否真实,但不应滥用权力,将选举期间的商业行为视为政治献金。她特别提到,柯文哲举办的演唱会及木可公司贩售应援小物的所得,是有对价关系的合法商业收入,已依法缴纳娱乐税、营业税及营利事业所得税,性质与政治人物出版书籍的版税或演讲费无异,依法不应被认定为政治献金。她强调,政治献金法明文规定政治献金为非对价的捐赠收入,“监察院”却将商业行为纳入裁罚并没入,显然违反法律精神。

媒体到现场采访。(中评社 俞敦平摄)

  黄珊珊进一步质疑“监察院”的裁罚标准是否公平。她指出,若其他政治人物经营的商号或贩售行为未被视为政治献金,“监察院”却独对柯文哲开罚,显示其对执政党与在野党采取双重标准。她批评“监察院”沦为执政党的工具,失去宪政机关应有的公正性。此外,针对木可公司1500万授权金的争议,她解释这是签订应援小物兑换管理合约所衍生的金额纠纷。善后小组认为授权金应为兑换小物总额的10%作为服务费,但木可公司主张以募款金额10%计算权利金。她强调,这属于合约争议,而非故意违反政治献金法,并表示将依法请求返还该笔款项。

  对于申报不实的问题,黄珊珊坦言首次申报确实存在漏报与错报,金额分别达2300多万及2400万,但她认为这是会计师作业失误所致,柯文哲本人反而是受害者。善后小组经数月查核,确认所有漏报与错报支出均有凭证及金流,且用于2024年大选。她提到,团队曾于10月1日、1月14日及2月5日多次向“监察院”申请补证,却遭拒绝。她质疑政治献金法并无条文允许“监察院”禁止当事人补证,认为“监察院”仅接受其查核范围内的补证,却不允许更正其他错漏,做法极不合理。她比喻,若国税局发现漏税,绝不会阻止人民补报,“监察院”的态度显然有失公允。

  黄珊珊还批评“监察院”在柯文哲羁押禁见期间仍执意开罚,属于政治打压。她指出,柯文哲及相关当事人因侦查不公开无法联系,凭证又被法院扣押,善后小组难以取得完整资料,但“监察院”明知此情况仍以延误补证为由裁罚,并发新闻稿撇清责任。她认为,“监察院”抢在台北地方法院审理前公布裁罚结果,意在制造舆论压力,迎合执政党意图。她强调,善后小组将依法提出救济,并澄清吴欣盈未参与申报作业,应免于处罚。她提到,柯文哲交保后已签署授权书,善后小组多次依此申请补证仍遭拒,显示“监察院”无意让当事人如实申报。

  黄珊珊最后表示,“监察院”的作为证明其宁可追杀柯文哲,也不愿面对法律事实。她呼吁“监察院”应允许有意如实申报的人补正资料,并质疑“监察院”在柯文哲开庭前夕公布裁罚,是否意图影响法院判决。她强调,1500万授权金争议因当事人羁押无法处理,待司法程序结束后将依法追查并请求返还,善后小组也会在后续申报中完整说明。她重申,“监察院”应秉持公正,让真相水落石出,而非以裁罚制造压力。

民众党委员黄珊珊接受媒体采访。(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20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民众党籍“立委”黄珊珊今日受访时,针对台“监察院”对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政治献金裁罚374万元并没入5579万余元一案,批评“监察院”滥权,将合法商业行为误判为政治献金,并拒绝补证漏报与错报支出。

  她强调柯文哲选举期间的演唱会及木可公司贩售小物所得属商业收入,与其他政治人物的版税类似,“监察院”却双重标准,针对在野党。她指“监察院”在柯文哲羁押禁见期间仍开罚是政治打压,并表示将依法提出救济,同时她也认为“监察院”特别选在柯文哲开庭前夕公布裁罚,有意图影响法院判决。

  “监察院”19日公布的2024大选政治献金查核报告。“监察院”审查后认定柯文哲存在匿报募款收入、违法支出、接受不符规定的献金及逾期存入专户等违规行为,因而裁罚374万元并没入5579万余元。此案起因于民众检举,“监察院”调查发现申报中涉及商业行为收入被误列为政治献金,以及部分支出申报不实等问题。柯文哲方面则主张,相关收入属合法商业行为,并非政治献金,申报问题则是会计师作业疏失所致。

  黄珊珊作为柯文哲政治献金善后小组召集人,今日于“立法院”受访时,针对“监察院”公布的2024大选政治献金查核报告提出强烈批评。她认为,“监察院”虽有权审查政治献金申报是否真实,但不应滥用权力,将选举期间的商业行为视为政治献金。她特别提到,柯文哲举办的演唱会及木可公司贩售应援小物的所得,是有对价关系的合法商业收入,已依法缴纳娱乐税、营业税及营利事业所得税,性质与政治人物出版书籍的版税或演讲费无异,依法不应被认定为政治献金。她强调,政治献金法明文规定政治献金为非对价的捐赠收入,“监察院”却将商业行为纳入裁罚并没入,显然违反法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