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多想办法 让过关更安全便捷
时评说,现时香港通往内地的陆路口岸,仅有港珠澳大桥和深圳湾两处,当中以后者较多人使用。但要成功过关真是困难重重:首先要取得名额目前祗有2000个的深圳健康驿站房间,然后经网上检测预约系统,预约需要过关当天的特别核酸检测时段,再于过关当天向在场职员出示确认预约的电话短讯或网页截图,否则便不能进行特别核酸检测,不能继续过关行程。总体而言,预约的安排算是比较稳妥,因为有助缩短旅客在口岸的等候时间,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也不会为内地防疫工作带来额外风险。
事实上,两地为了方便市民过关,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圳健康驿站最近改以抽签方式分配房间,有力杜绝炒卖;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上任后不久,突击察访深圳湾口岸,为优化调整通关政策作实地调查,取得一手资料;入境处有关机构也在炎炎夏日,将部分离境大堂临时改为专用休息区,设置了关爱座、提供饮用水,让旅客在设有空调设备的室内范围等候检测结果;卫生防护中心昨亦宣布,深圳湾口岸旅客若检测阳性,即时获发隔离令并安排入住社区隔离设施,防止疫情外溢。这些工作无疑都是为民作想,值得肯定。
时评说,欧美多地和邻近澳门最近爆发新一轮疫情,香港疫情亦有反弹之势,内地严阵以待合情合理。那么,有没有既能满足市民北上,同时不会削弱防疫成效的方法呢?其实,只要两地政府加强协调,灵活变通,相信应有优化完善的空间--近日有立法会议员提议,两地可将确诊CT值统一,避免部分市民在港检测阴性后,到深圳检测转为阳性的尴尬情况;当局也可考虑以香港社区检测中心的阴性检测结果,代替在深圳湾口岸检测,避免重覆检测;而针对深圳健康驿站名额不足的问题,两地亦可商讨利用香港现有检疫设施,让有意北上的市民入住隔离,等到隔离完毕后,再以闭环方式送往深圳。
短期内,香港和内地不大可能恢复免检疫通关,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现实下,特区政府有必要多想办法,在做好防疫工作、满足安全关切的同时,尽量满足更多市民的通关需求,上述提及的方案,都具一定操作性,值得参考。当然,也希望特区政府继续与内地有关部门加强协商,找到两地皆认为合适之策,以人性化的过关安排,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