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贤挺核称“电力即国力” 绿能救不了暖化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透过预录的影片发言。(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19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9日举办的“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公听会上,气候变迁委员会副召集人、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透过预录的影片发言。他强调,台湾的能源发展不应偏废,应让绿能与核能并行,以确保稳定供电。他列举核能的五大优势,包括供电稳定、不排碳、占地少、经济实惠及能源韧性强,并指出绿能虽重要,但因受天候影响而具间歇性,不足以单独支撑台湾电力需求。他主张适当运用核能,确保台湾经济发展与环境永续并进,并呼吁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做出理性规划。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19日召开“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公听会,由国民党召委葛如钧主持,邀集产业界、学界及地方代表,共同探讨核能在台湾能源结构中的潜在角色。与会贵宾除了多位“立委”之外,也包括童子贤(预录参与)、商总秘书长刘守仁、工总副秘书长邱碧英、MomentX执行长李劲苇、清华大学教授叶宗洸、优必达创办人郭荣昌(视讯参与)、恒春镇镇长尤史经、车城乡乡长陈政雄等人。
  
  童子贤强调绿能与核能应携手发展,以确保稳定供电并减少碳排放。他表示,核能的五大优势不容忽视,包含供电稳定、不排碳、占地少、经济实惠及能源韧性强。

  童子贤指出,台湾目前的绿能发展仍受限于自然条件,例如太阳能发电只能在白天运作,夜间无法供电,而风力发电则依赖风况,难以确保稳定输出。他认为,若单靠绿能支撑台湾的能源需求,恐难以满足产业及民生用电。因此,他主张应该让核能与绿能共同发展,以互补方式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公听会。(中评社 俞敦平摄)

  针对土地使用问题,童子贤进一步分析,若完全依赖太阳能发电,将需要约10.5个台北市的土地面积来供应台湾的用电需求,这对于土地有限的台湾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而核能则不需额外增加土地,即可提升发电量,具有极高的土地使用效率。

  在电价方面,童子贤援引台电数据表示,核电的发电成本每度仅1.42元,相较于风力发电的6.6元与太阳能发电的4.87元,便宜许多。他强调,若大规模使用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将造成庞大的额外电费支出,对台湾的经济负担沉重。他估算,若每度电价差距达1元,则全台每年需多支付3000亿元,若差距达2元,则额外成本将达6000亿元。

  谈及能源韧性,童子贤强调,核电的燃料棒一旦装填,可稳定发电长达18个月,且燃料储备只需少量空间即可储存长达三年,相较于天然气发电仅能维持数周,核能更具稳定性与安全性。他认为,台湾应确保能源安全,减少对进口能源的高度依赖,降低外部风险。   此外,童子贤提及全球能源现况,指出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统计,2023年全球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合计仅占13.3%,即便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仍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能源。他强调,若要有效减少碳排放,应让核能与绿能共同发展,而非单一依赖绿能。他指出,美国、日本与欧盟近年皆开始重新评估核能的角色,认为台湾亦应审慎考量。

  最后,童子贤以“电力即国力”的观点说明电力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半导体、AI及电动车产业,皆高度依赖稳定的电力供应。他呼吁政府在规划能源政策时,应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看待核能,并确保台湾电力供应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透过预录的影片发言。(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19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9日举办的“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公听会上,气候变迁委员会副召集人、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透过预录的影片发言。他强调,台湾的能源发展不应偏废,应让绿能与核能并行,以确保稳定供电。他列举核能的五大优势,包括供电稳定、不排碳、占地少、经济实惠及能源韧性强,并指出绿能虽重要,但因受天候影响而具间歇性,不足以单独支撑台湾电力需求。他主张适当运用核能,确保台湾经济发展与环境永续并进,并呼吁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做出理性规划。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19日召开“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公听会,由国民党召委葛如钧主持,邀集产业界、学界及地方代表,共同探讨核能在台湾能源结构中的潜在角色。与会贵宾除了多位“立委”之外,也包括童子贤(预录参与)、商总秘书长刘守仁、工总副秘书长邱碧英、MomentX执行长李劲苇、清华大学教授叶宗洸、优必达创办人郭荣昌(视讯参与)、恒春镇镇长尤史经、车城乡乡长陈政雄等人。
  
  童子贤强调绿能与核能应携手发展,以确保稳定供电并减少碳排放。他表示,核能的五大优势不容忽视,包含供电稳定、不排碳、占地少、经济实惠及能源韧性强。

  童子贤指出,台湾目前的绿能发展仍受限于自然条件,例如太阳能发电只能在白天运作,夜间无法供电,而风力发电则依赖风况,难以确保稳定输出。他认为,若单靠绿能支撑台湾的能源需求,恐难以满足产业及民生用电。因此,他主张应该让核能与绿能共同发展,以互补方式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