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义工团结战疫 齐心坚守向前行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据人民网报道,2月27日,初春的香港告别连绵阴雨,迎来久违的暖阳。当晚,一场温暖人心的小型音乐会在线上拉开序幕。“齐心共抗疫,你我一致,冲破这次危险;抗疫战需艰苦奋斗,一起手牵手挑战……”旋律悠扬、乐句动人,道出战疫“逆行者们”的艰辛付出,亦为疫情阴霾下的香港市民送上跨越风雨的力量。

  这场特别的音乐会由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办,历时约90分钟。“过去两个星期,联会竭尽全力、马不停蹄,跑遍了港岛的安老院舍、街市和公共屋邨,为他们派发急需的防疫和生活物资。在这里,我想衷心地向各位姐妹说声:‘辛苦了!’”联会主席金铃在线上向义工们一一道谢。

  2022年伊始,新一波疫情在香港突然暴发。农历新年之后,疫情进一步恶化,不断刷新的数字,瞬间搅乱了香港市民的平静生活。

  “在这个艰难时刻,我们必须与大家共同进退。”眼见形势危急,联会义工团义不容辞地冲在了战疫的最前线。紧急募集物资,协调物流运输,深入社区派发物资……义工们片刻也不敢松懈,迅速组织小分队分头行动,将有限的资源第一时间派发至最有需要的人手中。

  疫情来势汹汹,多间安老院舍不幸出现感染情况,大批护理人员和老人相继确诊。2月中旬,为协助院舍迅速提升防护力、尽早识别确诊患者,联会副主席邱婕儿和秘书长胡玉贞将一箱箱快速抗原检测包及N95口罩等抗疫物资赠予安老院舍。

  有院舍负责人在接收物资时动情落泪,直言义工们的善举是“雪中送炭”,“为院方判断长者身体状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争取了宝贵的决策时间”。

  随后的日子里,联会义工们几乎每天都在派送物资的路上奔波。从南端的黄竹坑、鸭脷洲,到东区的柴湾、北角,她们的足迹遍布香港岛大大小小的街市、公共屋邨、清洁站以及少数族裔社区。还有一名义工主动借出个人手机号码作为热线,联同几名青年义工自发组建“暖声暖心电话义工队”,帮助区内的基层家庭和独居老年人舒缓情绪。

  “疫情凶猛,在一线做义工就意味着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金铃每一次外出,内心都充斥着紧张和害怕,回到家后她不敢跟子女亲近,甚至睡觉时也戴着口罩。“但疫情越严峻,我们就越清楚社区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急需援助。”

  2月26日,联会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一户确诊家庭因担心传染同住家人,不得已只能“蜗居”在友人的空置商铺内“自我隔离”。寒夜里,7岁的女儿席地而睡,而夫妇二人则在墙角的窄沙发上轮流坐着“挨到天光”。

  看到报道后,义工团心焦不已,立即托相熟的记者找到了这户家庭。翌日一早,几名义工打包好足够这家人所需的防疫和生活物资,迅速赶往他们所在的商铺,送上支援和关怀。

  在27日晚的音乐会上,父亲黄嘉毅和女儿静雅一同出现在镜头前,向联会义工连连致谢。黄嘉毅形容,接到义工电话时,“感觉如同在海上漂流多日,眼前突然出现一块浮木可以依靠。”

  随着义工工作的有序开展,联会也收到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口罩、快速检测试剂盒、酒精搓手液、中成药……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市民纷纷表示,希望捐赠防疫物资,请义工们派送给有需要的社区。对此,联会义工团深感欣慰。“困难当前,大家都不容易。任何人如果感到无助或害怕,都可以联络我们,‘娘家人’一定全力协助!”

  “同心共协力,以笑点亮,感恩您在身边;无惧怕冷雨扑向我,齐互勉坚守相对向前行……”音乐会接近尾声,这首重新填词的联会会歌再次响起,温暖着无数受助人士的心,也点亮了市民大众团结战疫的前路……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据人民网报道,2月27日,初春的香港告别连绵阴雨,迎来久违的暖阳。当晚,一场温暖人心的小型音乐会在线上拉开序幕。“齐心共抗疫,你我一致,冲破这次危险;抗疫战需艰苦奋斗,一起手牵手挑战……”旋律悠扬、乐句动人,道出战疫“逆行者们”的艰辛付出,亦为疫情阴霾下的香港市民送上跨越风雨的力量。

  这场特别的音乐会由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办,历时约90分钟。“过去两个星期,联会竭尽全力、马不停蹄,跑遍了港岛的安老院舍、街市和公共屋邨,为他们派发急需的防疫和生活物资。在这里,我想衷心地向各位姐妹说声:‘辛苦了!’”联会主席金铃在线上向义工们一一道谢。

  2022年伊始,新一波疫情在香港突然暴发。农历新年之后,疫情进一步恶化,不断刷新的数字,瞬间搅乱了香港市民的平静生活。

  “在这个艰难时刻,我们必须与大家共同进退。”眼见形势危急,联会义工团义不容辞地冲在了战疫的最前线。紧急募集物资,协调物流运输,深入社区派发物资……义工们片刻也不敢松懈,迅速组织小分队分头行动,将有限的资源第一时间派发至最有需要的人手中。

  疫情来势汹汹,多间安老院舍不幸出现感染情况,大批护理人员和老人相继确诊。2月中旬,为协助院舍迅速提升防护力、尽早识别确诊患者,联会副主席邱婕儿和秘书长胡玉贞将一箱箱快速抗原检测包及N95口罩等抗疫物资赠予安老院舍。

  有院舍负责人在接收物资时动情落泪,直言义工们的善举是“雪中送炭”,“为院方判断长者身体状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争取了宝贵的决策时间”。

  随后的日子里,联会义工们几乎每天都在派送物资的路上奔波。从南端的黄竹坑、鸭脷洲,到东区的柴湾、北角,她们的足迹遍布香港岛大大小小的街市、公共屋邨、清洁站以及少数族裔社区。还有一名义工主动借出个人手机号码作为热线,联同几名青年义工自发组建“暖声暖心电话义工队”,帮助区内的基层家庭和独居老年人舒缓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