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处数位孪生技术 应对塌山泥风险
山泥倾泻一旦发生,数十秒已可覆盖居民区及路面。现时政府每年平均接获约300宗山泥倾泻报告,去年有145宗山泥倾泻事故。港岛半山区宝珊道于1972年6月18日发生山泥倾泻,12层的旭龢大厦被山泥击中后倒塌,土力工程处研究发现,宝珊地段的地下水位高,地质不良,斜坡稳定性较低,最终在山体内建造排水隧道和多条排水斜管,调控地下水位。
土力工程处于2021年在宝珊排水隧道开始试验运用“数位孪生技术”,在原有监测系统基础上提升系统整体监控、分析和预测地下水位变化的能力。
土力工程处副处长张秉业表示,这技术可将排水隧道结合周边环境和地质结构三维图像化,水位数据回传到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可即时显示水压位置是否超出预设范围,协助工程人员分析个别水压数据与过往数据对比,以评估地下水位变化。
处方现正探索利用人工智能,配合“数位孪生技术”分析雨量、水压数据和水位变化的关连,加强对地下水位变化的预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