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事焦急:公务员可落区抗疫吗?

  中评社北京3月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我们不断收到市民求助,一天可以收到超过60个家庭的求助,每个家庭平均三到四个人,我们收到的捐赠物资,远远不够。”在沙田径口区服务的新民党社区发展主任张柏源,谈及现在社区防疫物资情况,焦急又无奈。虽然他服务的社区并非疫情重灾区,但近期接到的求助信息也井喷式增加。很多通过强制检测或自我快速检测确诊的居民求助无门,“有市民说,政府的热线打600次才有人听,或者接通了嘟嘟两声就说线路繁忙,根本没用。”

  疫情来得快又急,家中一人中招,几乎全家难逃,因此不少居民家中的药物、快测包等防疫物资储备很快用完。在缺乏政府支援的情况下,建设力量的社区工作者,成为确诊居民的“救命稻草”。“侥幸地说,现在我们未确诊,还能继续尽力去帮助他们。”张柏源说:“但我们社区工作者也想问一句,拿政府工资的公务人员为何可以居家工作,不去前线抗疫呢?”

  目前,社区服务处的义工团队大部分是退休人士,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义工的压力也不少,“很多人家中都有老有少,但是现在大家都没有退缩。”张柏源说,为降低感染风险,义工们除了每天做快速测试外,亦会格外注重做好清洁消毒,同时上门派发物资时,也会选择完成三针接种的人,“但人手极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