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平: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政策走向

夏立平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上海市美国学会副会长夏立平日前在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特朗普2.0与两岸关系”研讨会发言,分析了其对华特别是对台政策的特点,以及其可能的致命弱点。

  夏立平认为,特朗普2.0对华与对台政策的特点有三:一、以特朗普为中心,以美国为优先;二、难以预测性;三、交易性。特朗普2.0政府参与决策的高官既有要压垮或竞赢中国的超级鹰派,也有认为美国应更关注国内问题的人,还有反对打普遍关税战的人。他们在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主张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方面有共识,但在具体政策建议上存在显着分歧。

  夏立平说,特朗普2.0对华打压有“三板斧”:一,对中国征收60%关税和打击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等,将使中国对美直接和间接出口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二,撤销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这将对中美贸易产生深远负面影响。三,继续推动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和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特朗普将对华采取软硬兼施的“胡萝卜与大棒”策略。他称受邀将在年内访华,特朗普对华政策很可能是先软后硬,在特朗普上台早期,中美关系有一个机会窗口,问题在于这机会窗口究竟是短时间的还是能持续维系。

  在特朗普2.0时期,中美很可能会摩擦冲突不断,甚至进入风高浪急的阶段。特朗普将可能以更大声势、更大规模再次发动贸易战,启动程序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从而推动中美经济朝全面脱钩方向走。但也不能用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来解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这其中涉及更加复杂的经济杠杆和战略谈判方法。特朗普说:“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这很重要。”对于特朗普来说,关税其实是一种事关经济外交的“战略工具”(特朗普1.0时期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语)。中美合作不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许多世界问题没有中美合作就无法解决。在竞争关系中谨慎共存是两国外交政策史上最困难的挑战之一。世界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下的两强对立的国际战略格局,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建立中美两国战略沟通渠道。   夏立平也表示,特朗普2.0对华打压有“三抓手”,即三个T:Trade,Technology,Taiwan。头两个是特朗普2.0的核心利益所在,Taiwan不是。但特朗普重用的负责国家安全的高级官员很多是对华超级鹰派,如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沃尔兹等,他们主张在台湾问题上对华强硬。头两个关乎发展这一中国核心利益,而Taiwan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这些表明在特朗普2.0时期中美双方在经贸、高科技、台湾问题上会有激烈博弈,但也不排除达成某种妥协。

  根据特朗普的作品《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和他的相关言论,可以归纳出特朗普关于交易艺术理念的九项原则:1、最有效的方式是用实力做生意,而手段是最大的实力,手段最好的解释是:你具有别人想要而没有的东西。2、重视宣传,巧用谋略。做宣传的最后一把钥匙是虚张声势,适当的夸张是无害的。3、具备直觉,自己做调查,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决策前敢于想象,决策时小心谨慎,十分保守。留有余地,依靠灵活性来保护自己。4、关于谈判,根据对手的不同,有时需要积极进攻,但有时最好的策略就是躺下装死。5、货真价实。你不能欺骗人们,至少不能长时间欺骗。6、在生意场上,表现得急于求成、孤注一掷是最糟糕不过的。7、你必须让对方明白,做这笔生意是为了他的利益。8、对我所尊敬的人说的话,向来是十分看重的。9、有时能否做成生意全靠时机。如果有耐心,睁大眼睛盯住事情的发展,总会有好机会出现的。特朗普善于利用领导人交往、自身的独特特质和情感表演等,包括他口头常言的“领导人友谊”进行外交,而且与战略利益交换相联系,以此达到特定的战略目的和获得利益回报。

  夏立平认为,特朗普和美国有三大致命弱点:1、不断扩大的美国国债;2、工业空心化积重难返;3、美国的“深层政府”。因此特朗普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国内。   夏立平也说,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有不变性与交易性。特朗普2.0“以台制华”战略不会放弃,“战略模糊”与“策略平衡”也不会改变。但特朗普不愿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打仗。他虽然表示反对大陆武力攻台,但拒绝承诺保卫台湾。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秉承“交易”原则,把对台湾的支持当做是生意,认为台湾应该付更多钱,换取美国的保护,他还称台湾抢走美国芯片生意。特朗普主要目的是榨干台湾的财经。特朗普看能否把大陆打压趴下,如果不行,可能转过来看大陆能出多大的价钱走向和统。特朗普积极要把台积电先进制程搬到美国。他认为,站在美国的立场来看,即使台积电实在不能搬到美国去,也势必要迁出台湾,因为台湾的地缘政治风险太高。无论未来是台海发生冲突,或者美国将台湾交易出去,美国都希望中国只拿到一个空壳的台湾,这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特朗普想要台湾花更多钱在防务上,买更多美国先进武器;也会施压台湾在美国更多投资,生产更先进的芯片。特朗普说,“你只需把关税提高到足够高的水平,他们就会自动来美国建芯片工厂,根本不需要政府的补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可能采用对进口台湾芯片高关税的手段逼迫台积电把主要芯片工厂都搬到美国。特朗普好友马斯克也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台湾地区供应商提出把生产业务搬出台湾地区的要求。

  夏立平认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进一步上升;第二种可能性: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妥协和第四个联合公报;第三种可能性: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今后四年相关各方将为实现各自不同战略目标,围绕这三种可能性进行博弈。

夏立平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上海市美国学会副会长夏立平日前在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特朗普2.0与两岸关系”研讨会发言,分析了其对华特别是对台政策的特点,以及其可能的致命弱点。

  夏立平认为,特朗普2.0对华与对台政策的特点有三:一、以特朗普为中心,以美国为优先;二、难以预测性;三、交易性。特朗普2.0政府参与决策的高官既有要压垮或竞赢中国的超级鹰派,也有认为美国应更关注国内问题的人,还有反对打普遍关税战的人。他们在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主张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方面有共识,但在具体政策建议上存在显着分歧。

  夏立平说,特朗普2.0对华打压有“三板斧”:一,对中国征收60%关税和打击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等,将使中国对美直接和间接出口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二,撤销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这将对中美贸易产生深远负面影响。三,继续推动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和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特朗普将对华采取软硬兼施的“胡萝卜与大棒”策略。他称受邀将在年内访华,特朗普对华政策很可能是先软后硬,在特朗普上台早期,中美关系有一个机会窗口,问题在于这机会窗口究竟是短时间的还是能持续维系。

  在特朗普2.0时期,中美很可能会摩擦冲突不断,甚至进入风高浪急的阶段。特朗普将可能以更大声势、更大规模再次发动贸易战,启动程序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从而推动中美经济朝全面脱钩方向走。但也不能用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来解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这其中涉及更加复杂的经济杠杆和战略谈判方法。特朗普说:“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这很重要。”对于特朗普来说,关税其实是一种事关经济外交的“战略工具”(特朗普1.0时期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语)。中美合作不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许多世界问题没有中美合作就无法解决。在竞争关系中谨慎共存是两国外交政策史上最困难的挑战之一。世界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下的两强对立的国际战略格局,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建立中美两国战略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