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港澳大数据论坛聚焦转型与布局
中评社香港9月29日电/第五届深港澳大数据论坛由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华人大数据学会、互联网专业协会、前海管理局驻香港联络处昨日联合主办,论坛以“转型与布局”为主题,采用深港澳三地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举行,得到来自逾4000位来自深港澳三地的业者支持。
大会特设三个主题演讲和三个圆桌对话环节,邀得中央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锺伟强及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担任主礼嘉宾。
中央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的致辞分享了三点看法,第一,国家重视数字化发展,为大势所趋;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发展是有规划、有方案,蕴藏庞大潜力;第三,大数据转型、科技发展为香港开启新篇章,相信香港科技青年人才将迎来新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锺伟强副局长说,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的发展,将与全球顶尖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贡献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为创科企业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角色。他希望深港政府共同推出合作区政策包,向外推广深港两地的合作优势。
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会长薛铭表示,数字经济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多年来,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致力促进深港两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圈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未来,深港两地将继续从多个领域不断突破与创新,共谋大数据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王耀文副局长认为,深圳数字经济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圳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动力。未来,深圳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在上午主题演讲环节中,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研究及拓展) 郭毅可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院士、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会长车品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BG高级副总裁 薛铭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网统管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 李长顺就“数字化转型的布局”分享观点。
郭毅可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改变艺术创造的形式,也是机器和人作为共同的创作主体,可在新的艺术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艺术科技有四个特点,包括沉浸式、智能化、互动式和一体化。
车品觉会长提出,产业数字化要把产业信息化、数字化,之后会产生新的创新。数据化转型不是技术活,每个企业都需要良好的数据战略去支撑业务的发展,而数据战略的每个任务都清晰设定数据范围、技术范围、监管范围和安全范围,不要忽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香港特区政府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林伟乔介绍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工作时,提到会推动深港澳开放数据信息的资源整合,让三地利用大数据等开发创新的方案,促进大湾区数码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进一步释放大湾区的数据活力;同时期望各界积极把握前海方案带来的新机遇,共同推进高品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全国人大代表暨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主席洪为民主持“如何推进湾区数字化建设”,他建议,大湾区三地应推动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先行先试。希望透过各地政府,包括行业组织积极推动,能够促进三地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专业协会冼汉迪表示,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的大学和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产业应该利用好大学的资源,再加上湾区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前海和未来的河套,期望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湾区落地、辐射全国。
黄志光建议要跟深圳政府加大在开放数据方面的合作,透过人流、物流、车流的开放数据,利用官产学研合作,推动业界创新,开发更多便民利民的工具,让三地市民受惠。
接下来最后一个主题演讲环节邀请到德勤亚太区信息技术与鉴证主管合伙人顾向圣、丝路视觉提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永林和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朝辉,围绕“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分享意见。
顾向圣为大家分享科技创新与城市化发展,他指出,2050年将由50%增至68.4%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人口激增促进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而5G技术、感测器技术(Sensor Technology)等推动智慧城市于不同场景高效作业。自动化为政民事务赋能,新基建浪潮将持续推动行业智慧化转型。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对话(一),嘉宾们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布局”进行讨论。主持为云端与流动运算专业人士协会会长陈家豪、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对谈嘉宾包括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二级调研员赵广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机械人及人工智能部总经理葛明、澳门大湾区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陈永健、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及中国联通集团深圳分公司大数据BU总经理陈宇光。
谭伟豪提到,金融保险行业要三地互通,而香港的保险业在大湾区大有可为,要打通三地的数据要素流通,有利于创新商业团队的有效融合。陈宇光也认为要从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政策方面进行推进数据要素交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和交易所。赵广文和胡小明均认为深港澳三地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可以通过人文的交流推动数字化转型。
圆桌对话(三)探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由互联网专业协会副会长黄丽芳与深圳市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中心筹备组负责人孙汉武担任主持。对谈嘉宾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郑松岩、香港前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大律师黄继儿、澳门智慧城市联盟协会监事长尤胜当、天融信科技集团战略谘询总监吴潇及浪潮集团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陈逸聪。
郑松岩认为,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都可以做数字化转型,企业要定义好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策略、步骤和目标,为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而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和国际连接,科技的人才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黄继儿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数据化对数字全球化,个人资讯、隐私保护造成冲击,关键要在资讯流通、个人信息保护、国家安全、共同利益、企业商业利益中取得平衡,而深港澳三地的数据保护法已经慢慢接轨。他期望大湾区城市可以合作做大做强数据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各显所长、各取所需。
据了解,“深港澳大数据论坛”旨在通过深港澳三地杰出的大数据专家、学者、企业分享大数据最新成果,促进深港澳合作共谋大数据的创新发展。自2016年起,深港澳大数据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论坛成为深港澳大数据领域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中评社香港9月29日电/第五届深港澳大数据论坛由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华人大数据学会、互联网专业协会、前海管理局驻香港联络处昨日联合主办,论坛以“转型与布局”为主题,采用深港澳三地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举行,得到来自逾4000位来自深港澳三地的业者支持。
大会特设三个主题演讲和三个圆桌对话环节,邀得中央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锺伟强及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担任主礼嘉宾。
中央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的致辞分享了三点看法,第一,国家重视数字化发展,为大势所趋;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发展是有规划、有方案,蕴藏庞大潜力;第三,大数据转型、科技发展为香港开启新篇章,相信香港科技青年人才将迎来新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锺伟强副局长说,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的发展,将与全球顶尖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贡献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为创科企业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角色。他希望深港政府共同推出合作区政策包,向外推广深港两地的合作优势。
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会长薛铭表示,数字经济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多年来,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致力促进深港两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圈建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未来,深港两地将继续从多个领域不断突破与创新,共谋大数据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王耀文副局长认为,深圳数字经济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圳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动力。未来,深圳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