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反对肆意破坏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二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了著名的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雅尔塔体系诞生,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其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终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最终形成了当代国际秩序。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基本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遵循国际法规定,维护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体系。现行国际秩序的规则根据《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国际法而建。

  任何违背《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原则的行为,都被视为不符合国际秩序的基本要求。

  “二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核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秩序,美国凭藉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这一秩序的主要设计者和维护者。美国在塑造战后国际秩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世界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但特朗普再次上台执政,从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出发,推出了一系列颠覆国际秩序的政策措施,背离了“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削弱了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严重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美国这些极端自私的退群行为,反映了在全球治理中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国际合作的倒退。

  在地缘政治方面:不顾国际基本准则和全球反对,一意孤行向外扩张,对控制格陵兰岛表达了强烈愿望;对巴拿马施加压力,欲强行收回巴拿马运河;不顾墨西哥的一再反对,强行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还多次提议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等,表明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更加肆意破坏和践踏现行的国际秩序,公然挑衅现有的国际边界与主权原则,损害了全球地缘政治利益,可能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冲突乃至新的军事战争。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频频“退群”,奉行单边主义,公开背离多边主义方向,是对既有国际制度的排斥或修正。第二个任期伊始,美国又频频“退群”,实质是对现行国际秩序的破坏,加剧现行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新一轮全球地缘竞争。

  在经贸领域: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由,力推保护主义政策,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贸易战再起。这些举措对“二战”后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直接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国际秩序的动荡与不稳定性。特朗普这种经济民族主义至上的做法,完全不顾其盟友的经济利益,加剧了经济逆全球化,实质是全球化的倒退,动摇了“二战”后建立的国际合作框架,破坏了国际合作的基础,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因美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保护主义措施,将进一步加剧分裂,现行全球经济格局被打破,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脆弱平衡将不复存在,世界经济将不得不因其而进入进一步下滑的不利态势。   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将成为全球和平发展风险中的“最大威胁”。

  “二战”后世界大国创建国际制度的根本目标在于:大国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国际制度而非肆意使用武力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提升国家自主性,以“合法”的制度形式,打压并限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范围,为本国政策自主性、获取最大化利益助添合法性依据,以维护其全球领导性的霸权地位,并逐渐成为21世纪大国外交的主流趋势。

 “二战”后构建的多边国际制度成为支撑美国霸权及美式自由国际秩序的关键支柱。

  众所周知,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行国际秩序的基石。维护现行国际秩序,首要的是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背道而驰。国际社会应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权威性;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及普遍人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这种以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为导向的决策模式,使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和不可预测。

  全球气候和公共卫生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方可取得成效。美国的退群行为严重冲击了全球气候和公共卫生治理,引发了全球领导权的危机。另一方面,美国的退群行为为中国在全球气候和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国际社会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强大的责任感与行动力。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仅在国内大力推广绿色产业,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而且,中国一直强化全球卫生治理,深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治理不断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宣导合作共赢,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通过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和“零和博弈”思维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一理念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和霸权行为。加强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要确保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应共同努力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有效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新挑战,就必须加强联合国权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对话,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共同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肆意破坏国际秩序的行径!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格局。

  (评论员胡志勇,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二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了著名的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雅尔塔体系诞生,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其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终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最终形成了当代国际秩序。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基本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遵循国际法规定,维护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体系。现行国际秩序的规则根据《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国际法而建。

  任何违背《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原则的行为,都被视为不符合国际秩序的基本要求。

  “二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核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秩序,美国凭藉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这一秩序的主要设计者和维护者。美国在塑造战后国际秩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世界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