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停刊 正气压倒邪气
《大公报》近日列数《苹果》100个谎言,获得广大市民点赞认同。有政界人士直斥,《苹果》拖低港人品味,加重社会负能量,如今穷途末路,形容是“正气压倒邪气”,为社会割除一大毒瘤,清除“假新闻、真暴力”。\大公报记者 冼国强
1995年6月,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创刊。2021年6月24日,《苹果》最后一日出版,公司已于23日午夜起停止运作,网站同步停止更新。此外,2003年扩展至台湾的《苹果》业务亦因持续亏损,上月已停刊报纸版。26年来,《苹果》不断制造假新闻,散布谎言,不良的报道手法早已引起广大市民声讨。
传媒风气逐步回归正轨
有第一代“苹果人”对大公报记者直言,《苹果》靠色情及爆阴毒起家(见特稿)。事实上为求卖纸,该报屡次炮制假新闻,其中1998年的“陈健康事件”最令人齿冷,天平邨三尸伦常惨案的男事主陈健康,承认收下《苹果》5000元酬劳,让该报记者拍摄自己北上召妓寻欢的“独家报道”。随后在各界声讨下,壹传媒老板黎智英不得不刊登全版道歉启事。
《苹果》亦处心积虑污蔑政界人士。2013年1月13日,《苹果》在头版声称当时的行政会议成员林奋强“完全歧视新移民”,林奋强翌日主动播出当日录音以正视听,谴责《苹果》失实。《苹果》时任总编辑张剑虹认衰道歉。
《苹果》倒闭,黎智英又被控多项罪行还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直言是“正气压倒邪气,大快人心”。他直斥传播血腥暴力、色情媚俗等讯息卖纸,违背了媒体应有之义,他相信未来香港的传媒风气能逐步回归正轨,年轻一代可重新得到客观公正的资讯,远离“假新闻、真暴力”,在健康的舆论环境中培养思辨能力。
《苹果》“拖低港人品味”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傅健慈指出,《苹果》及其所属的壹传媒,26年来涉及的诽谤官司多不胜数,如今穷途末路,完全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他批评《苹果》长期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炮制假新闻蛊惑人心,抹黑特区政府、警队,挑动社会仇恨,煽动暴力,一定程度上“拖低港人品味,加重社会的负能量”,更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被荼毒甚至走上不归路。“《苹果》停刊,香港社会终于少了一大毒瘤”。
《大公报》近日列数《苹果》100个谎言,获得广大市民点赞认同。有政界人士直斥,《苹果》拖低港人品味,加重社会负能量,如今穷途末路,形容是“正气压倒邪气”,为社会割除一大毒瘤,清除“假新闻、真暴力”。\大公报记者 冼国强
1995年6月,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创刊。2021年6月24日,《苹果》最后一日出版,公司已于23日午夜起停止运作,网站同步停止更新。此外,2003年扩展至台湾的《苹果》业务亦因持续亏损,上月已停刊报纸版。26年来,《苹果》不断制造假新闻,散布谎言,不良的报道手法早已引起广大市民声讨。
传媒风气逐步回归正轨
有第一代“苹果人”对大公报记者直言,《苹果》靠色情及爆阴毒起家(见特稿)。事实上为求卖纸,该报屡次炮制假新闻,其中1998年的“陈健康事件”最令人齿冷,天平邨三尸伦常惨案的男事主陈健康,承认收下《苹果》5000元酬劳,让该报记者拍摄自己北上召妓寻欢的“独家报道”。随后在各界声讨下,壹传媒老板黎智英不得不刊登全版道歉启事。
《苹果》亦处心积虑污蔑政界人士。2013年1月13日,《苹果》在头版声称当时的行政会议成员林奋强“完全歧视新移民”,林奋强翌日主动播出当日录音以正视听,谴责《苹果》失实。《苹果》时任总编辑张剑虹认衰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