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组织应助释除谬误 鼓励打针

  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记者解雪薇、实习记者锺怡报道:食物及卫生局昨日宣布,批准复必泰疫苗的接种年龄下限降至12岁,下周公布有关打针安排。社会各界响应政府推出鼓励打针优惠下,本港接种率昨日增至22%,但每日接种仍仅约三万多针,城大学者推算,本港明年一月才可达至群体免疫的70%接种率,认为克服疫苗犹豫是不二选择。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市民不打针的首要原因是深信打针会有致命副作用。调查团队称,医生建议可发挥最大推动作用,强烈呼吁医生组织更广泛参与,协助解释疫苗谬误。

  城大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院长Nikolaus Osterrieder表示,内地现时约46%人口已打针,按每日20万人接种速度计算,九月可达群体免疫。英、美两地都已有约60%人接种,七至八月达到群体免疫。

  Osterrieder强调,若公众希望生活恢复正常,就须克服疫苗犹豫,注射疫苗是建立群体免疫的唯一出路。他举例防疫表现一向良好的台湾,近期疫情大爆发,显示“我们不能永远把病毒封锁于门外”。变种病毒已于全球多处肆虐,接种者可能需每半年至一年接种加强剂,维持有效免疫力。

  全港教职员接种率仅18%

  中大医学院昨日公布,四月底至五月初访问1200名成年人,76%受访者未打针,仅25%未打针的人说有意在半年内打针。就不接种的原因,以10分为满分,“听到接种后死亡和出现严重副作用病例”最高达8.2分,其次是对政府建议无信心,达7.7分,另有市民希望等待更好的疫苗。   调查结果并显示,提供多重诱因,包括放宽强制隔离及社交距离措施、提供旅游便利或疫苗假等,才能提升接种意愿。

  打复必泰降至12岁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主任陈基湘称,市民普遍仍存在“接种疫苗后会死”的错误印象,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建议对接种意愿具最大影响力,因此医生应更广泛协助推动接种,协助解释疫苗误解。

  就政府批准复必泰接种年龄降至12岁,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许树昌称,预计政府会为学生提供外展服务、社区中心两种接种渠道做选择。教育局局长杨润雄称,全港约2000多间学校,教职员的整体接种率约为18%,会继续以不同渠道呼吁及协助学校教职员以顾己及人的态度,主动接种疫苗。   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记者解雪薇、实习记者锺怡报道:食物及卫生局昨日宣布,批准复必泰疫苗的接种年龄下限降至12岁,下周公布有关打针安排。社会各界响应政府推出鼓励打针优惠下,本港接种率昨日增至22%,但每日接种仍仅约三万多针,城大学者推算,本港明年一月才可达至群体免疫的70%接种率,认为克服疫苗犹豫是不二选择。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市民不打针的首要原因是深信打针会有致命副作用。调查团队称,医生建议可发挥最大推动作用,强烈呼吁医生组织更广泛参与,协助解释疫苗谬误。

  城大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院长Nikolaus Osterrieder表示,内地现时约46%人口已打针,按每日20万人接种速度计算,九月可达群体免疫。英、美两地都已有约60%人接种,七至八月达到群体免疫。

  Osterrieder强调,若公众希望生活恢复正常,就须克服疫苗犹豫,注射疫苗是建立群体免疫的唯一出路。他举例防疫表现一向良好的台湾,近期疫情大爆发,显示“我们不能永远把病毒封锁于门外”。变种病毒已于全球多处肆虐,接种者可能需每半年至一年接种加强剂,维持有效免疫力。

  全港教职员接种率仅18%

  中大医学院昨日公布,四月底至五月初访问1200名成年人,76%受访者未打针,仅25%未打针的人说有意在半年内打针。就不接种的原因,以10分为满分,“听到接种后死亡和出现严重副作用病例”最高达8.2分,其次是对政府建议无信心,达7.7分,另有市民希望等待更好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