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我们幸有东纵保护!”
温来喜找出自己二○○八年前往老战士谢琦家中所记笔录,老人当年激动地口述历史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谢琦说,大屿山地理位置特殊,位处珠江口,南通澳门、珠海,北通广州,此等“中转站”乃“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日军派兵驻扎,还“想用当地人的生产作为军队物资补给。”日军的武装小汽船、小炮艇经常在港澳海域巡逻,初时以港岛附近为重点,令到各股海盗流窜到面积大、人口少的大屿山,打家劫舍,居民苦不堪言。
一九四二年初,港九大队派出游击队员进入大屿山,宣传抗日精神,组织民众保护家乡,先后消灭、赶走李七等海盗、土匪、村霸,奋勇抗击日军、伪军对当地人民的残酷压榨。温来喜说,谢琦老人当年讲述过许多故事,说到自己作为游击队员为保护家乡发挥的作用,“就好激动好自豪”,“我们一直住在这里的村民,好多老人,都好感激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有游击队员的陪伴与保护。”
凭大屿山地利 游击队屡破敌人海路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战败投降,全国人民都为“终于赶走日本仔”而十分振奋。然而,当时仍有一批日军守在大屿山仍未缴械,游击队员与日军的战斗还未停止,数日后,不甘心战斗死伤,加上天皇宣布投降的挫败感,日军忽然出动,制造一场令人震惊的惨剧。
战败恼羞成怒 日军滥杀村民
温来喜转述惨剧亲历者谢琦的回忆,日军最初以搜查偷袭的游击队为由,在附近白银乡、大地塘、鹿地塘三个村落大肆破坏,但搜查无果,便找几位村长,要求“交人”。然而村长们宁死不屈,坚决不暴露游击队员的身份与行踪。日军竟将村长当众斩首,头颅丢弃在海滩中。其后,日军更将三百多名村民押至营地附近的沙滩严刑拷问,村民同样誓死保护游击队员,不肯透露半点消息,恼羞成怒的日军竟然就地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个村落的屠杀还不足以令日军泄愤,他们又去了‘行三、四个钟先行到’的牛牯塱村,四处点火烧村,将村民押回营地拷问和虐杀。”温来喜继续转述谢琦老人说。翻查资料发现,当年的大屠杀中,日军至少滥杀三十余名村民,另外有几十个老弱妇孺被迫露宿荒野饿死,梅窝集中营里则有约二十多人被虐待致死。
天降异象 “日本仔吓到喊!”
谢琦老人的儿子全程陪同访问,他的名字是“建国”。谢建国坦言,自己对父亲经历的这些其实所知甚少,只知道父亲一生助人为乐,街坊邻居对他亦都十分敬重。他告诉记者,从小感受到父亲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父亲极少主动对子女详细谈论英雄事迹,自己也是近年来看着父亲接受访问的报道,方知父亲原来曾是游击队员,有过这样保家卫国、惊心动魄的经历。
温来喜也感叹道,大屿山的抗战历史鲜为人知,许多地方发生过的抗战足迹已日渐湮没,但抗日战士为保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与日军的残暴侵略的罪行,都应该让年轻一代知道。“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见到梅窝建一座英雄纪念碑。”
温来喜找出自己二○○八年前往老战士谢琦家中所记笔录,老人当年激动地口述历史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谢琦说,大屿山地理位置特殊,位处珠江口,南通澳门、珠海,北通广州,此等“中转站”乃“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日军派兵驻扎,还“想用当地人的生产作为军队物资补给。”日军的武装小汽船、小炮艇经常在港澳海域巡逻,初时以港岛附近为重点,令到各股海盗流窜到面积大、人口少的大屿山,打家劫舍,居民苦不堪言。
一九四二年初,港九大队派出游击队员进入大屿山,宣传抗日精神,组织民众保护家乡,先后消灭、赶走李七等海盗、土匪、村霸,奋勇抗击日军、伪军对当地人民的残酷压榨。温来喜说,谢琦老人当年讲述过许多故事,说到自己作为游击队员为保护家乡发挥的作用,“就好激动好自豪”,“我们一直住在这里的村民,好多老人,都好感激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有游击队员的陪伴与保护。”
凭大屿山地利 游击队屡破敌人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