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英:去中课纲伤害台湾未来 交流是解方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2025年两会期间,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7日晚于驻地受访时,对民进党政府推动的108课纲“去中国化”表达忧虑,认为其削弱青少年语文能力与文化认同,损害未来竞争力。她强调两岸文化与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建议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学习,认识中华文化,并分享两岸融合发展的成果与未来方向。
针对去中化的108课纲实施逾五年的影响,陈云英表示,这一课纲过度强调本土意识,削弱文学与历史的学习深度,对台湾年轻一代的语文能力、历史文化素养及“国家认同”造成负面影响。她回顾自身经历,提到1983年离开台湾时,台湾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与科技正处于腾飞阶段,但如今却因“去中国化”政策而失去文化根基。她说:“这对台湾年轻一代的发展肯定不利,我们非常伤痛,不希望台湾子弟因为这样的课纲被落下。”
当被问及“去中国化”是否会阻碍两岸文化交流时,陈云英认为不会。她强调,中国大陆保持开放态度,各地博物馆、大学及文化景点对台湾同胞敞开大门,欢迎他们来参访。她说:“我们的文明辉煌且吸引人,加上开放的胸襟,两岸文化交流无法被阻挡。”她建议台湾青年透过参观大陆的博物馆、历史遗迹如杜甫草堂等地,认识中华五千年未断的文明,进而找回民族认同。她表示:“认识自己的祖先与民族,就能认识自我,通向世界。”
对于两岸文化产业的整合,陈云英以电影《哪咤贰之魔童闹海》为例,提到大陆动画产业链已达世界顶峰,台湾青年可参与文创、漫画等领域,与大陆优势互补,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青年交流方面,陈云英提出多项具体建议。她认为,两岸应透过校际交流、知识分享及文化活动扩大交流规模,例如大陆292所高校招收台生、60所高校与台湾建立姐妹校关系。她说:“知识交流不应带政治色彩,能让青年在讨论中深化学问。”她也提到福建等地为“首来族”提供三天接待服务,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开阔视野。
面对民进党“反中抗中”限制两岸交流的政策,陈云英认为民众好奇心与求知欲无法被压抑,反而可能引发反抗。她对台湾青年喊话:“祖国有广阔天地,语言文化相通,距离近、机会多,来这里实现人生梦想比去任何地方都更容易。”她建议青年买张机票“说走就走”,体验大陆的美好风景与发展机遇。
谈及两岸融合发展,陈云英表示,交流已从经济往来深化至社会与文化层面,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她分享过去一年的履职经历,例如考察延安,看到昔日小村庄变成现代化城镇,展现大陆75年来的发展成就。她提到饮食文化融合,如台湾卖肉夹馍、大陆卖台式贡丸,显示两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
最后陈云英认为,未来融合发展应持续推动既有模式,例如两岸青年一起唱歌、竞赛、旅游,甚至追星。她举例她的台湾亲戚希望来大陆看体育比赛,建议大陆各城市多办音乐会、戏剧及体育活动,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让融合走深走实。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2025年两会期间,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7日晚于驻地受访时,对民进党政府推动的108课纲“去中国化”表达忧虑,认为其削弱青少年语文能力与文化认同,损害未来竞争力。她强调两岸文化与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建议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学习,认识中华文化,并分享两岸融合发展的成果与未来方向。
针对去中化的108课纲实施逾五年的影响,陈云英表示,这一课纲过度强调本土意识,削弱文学与历史的学习深度,对台湾年轻一代的语文能力、历史文化素养及“国家认同”造成负面影响。她回顾自身经历,提到1983年离开台湾时,台湾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与科技正处于腾飞阶段,但如今却因“去中国化”政策而失去文化根基。她说:“这对台湾年轻一代的发展肯定不利,我们非常伤痛,不希望台湾子弟因为这样的课纲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