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香港可从文化体育方面参与国家发展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卢哲)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香港代表团3月7日下午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在会议发言表示,看了报告和今年发展计划草案后,对国家和香港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霍启刚认为,以香港参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十五五”规划中,香港可以用“文化+”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多贡献;香港应大力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
霍启刚在发言中说,自己对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两份报告表示赞同。他说,回看2024年中央政府透过各种宏观金融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回应了人民的诉求,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打下稳固基础的重要一年,政府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看了报告和今年发展计划草案后,我对我们国家和香港经济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霍启刚表示,自己在阅读工作报告时,思考如何参与其中。他以香港参与的角度,从文化、体育和粮食安全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霍启刚说,在文化建设方面,建成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得到显着的提升和成就。舞剧《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以优美的舞蹈展现了千年文化魅力;充满力量的《咏春》剧目风靡全球,先后到新加坡、伦敦和巴黎巡演,以帅气的武术文化感染观众,并成功的跟许多国际时尚品牌合作,以商业合作模式传播中华武术故事;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用年轻人喜爱的方法传播中国神话故事,同时推热了中国的旅游景点。最近的《哪咤2》更创下票房历史,打破了以美国好莱坞价值观为主导的说故事方式,成功以工匠精神,中国故事和哲学感染世界观众。”
霍启刚说:“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他举例,“从中华文化节、艺术三月等实例都可以看出文化事业取得很大成功。我们圣保罗男女中学合唱团更在‘世界合唱团比赛’当中勇夺冠军,在新西兰赛场上高唱国歌,展示国旗和区旗振奋人心。在文化产业上,香港近年也积极努力,巴塞尔艺术展已经落户10年了,影响力日益提升,艺术品交易拍卖成交额持续提高。我们艺术发展局也成功举办第一届香港演艺博览,吸引来自超过60个地区、逾1400名艺术从业员参与,是文化出海和文化产品交易的成功经验。”
霍启刚认为,放眼未来,在“十五五”规划中,香港可以用“文化+”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多贡献,包括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支持文化企业的融资;鼓励更多文化企业来港设立办事处,更以香港国际桥梁的传统优势,实现中国文化抱团出海等,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以相辅相成,把香港发挥成中华文化产业中的“金融港”和“出口港”。
在体育方面,“十四五”规划定下了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霍启刚表示,近年,我国已经建设各种国际级的硬件设施,香港的启德体育园也刚刚落成。但是,单是硬件的完善不足以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我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IP、培养自己的体育国际人才、争取体育发展国际标准和话语权。
他指出,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有着“一国、两制、三法域”的优势,有条件建构体育产业链,包括打造如大湾区校际联赛,推动全民体育、发掘体育人才;善用香港内联外通的桥梁,推动中国网球巡回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中国体育赛事品牌做大做强;另外港协暨奥委会已经为香港成功申办2026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协会大会,有利吸引更多国际组织落户,让我国在体育国际话语权上得以提升,“长远来说我们香港应大力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
“在粮食安全方面,每次工作报告提到粮食情况时,代表委员都会鼓掌,确保粮食安全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目前全球59个国家近3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而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将解决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通过各种方式确保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霍启刚说,报告提到“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去年我们人大代表到粤西考察农业渔业发展,获益良多。尽管香港渔农业规模比较小,但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渔农二代’的年轻人,他们都热衷于参与研究渔农科技,大有可为。”
霍启刚透露,得到全国人大,农业农村部以及农业企业的支持,他今年将组织香港的年轻一代到内地进行农业科技考察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多关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建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尝试运用新时代的思维、新时代的技术,接班香港的渔农产业。“我相信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霍启刚还提到,香港多所大学都设有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的研究中心,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耐旱大豆种子,并取得重大成功,相信香港的高等院校能在科研上发挥作用。
霍启刚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加上人工智能的快速兴起,各个领域范畴都会迎来转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必须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中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参与落实建议,为国家贡献力量。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卢哲)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香港代表团3月7日下午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在会议发言表示,看了报告和今年发展计划草案后,对国家和香港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霍启刚认为,以香港参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十五五”规划中,香港可以用“文化+”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多贡献;香港应大力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
霍启刚在发言中说,自己对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两份报告表示赞同。他说,回看2024年中央政府透过各种宏观金融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回应了人民的诉求,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打下稳固基础的重要一年,政府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看了报告和今年发展计划草案后,我对我们国家和香港经济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霍启刚表示,自己在阅读工作报告时,思考如何参与其中。他以香港参与的角度,从文化、体育和粮食安全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霍启刚说,在文化建设方面,建成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得到显着的提升和成就。舞剧《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以优美的舞蹈展现了千年文化魅力;充满力量的《咏春》剧目风靡全球,先后到新加坡、伦敦和巴黎巡演,以帅气的武术文化感染观众,并成功的跟许多国际时尚品牌合作,以商业合作模式传播中华武术故事;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用年轻人喜爱的方法传播中国神话故事,同时推热了中国的旅游景点。最近的《哪咤2》更创下票房历史,打破了以美国好莱坞价值观为主导的说故事方式,成功以工匠精神,中国故事和哲学感染世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