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两岸应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马英九致词。(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3月7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国民党今日举办“孙中山先生逝世壹百周年纪念座谈会”,马英九受邀出席致词时表示,孙中山当年的建国主张,包括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政权、治权分立,如今都已陆续在台湾实现,而大陆近年的政经改革,也大幅改变了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这对两岸人民都是正面发展,至关重要。两岸应该携手前行,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对于两岸关系,马英九说,战争绝不是任何人所期望的结果,至于两岸未来是否会发生战争,他始终认为“并非不可能,但机会不大”,关键在于两岸要审慎处理彼此关系,对台湾和大陆而言,战争代价都是无比沉重,备战当然有必要。但高昂军费对台湾是沉重的负担,双方应该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用对话取代对抗,创造两岸双赢,他执政的8年就是最好的实践。

  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国民党和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今天共同合办“中山先生逝世壹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三民主义理想的永恒追求”座谈会,探讨“中华民国”如何在台湾具体实现中山先生的建国理想,会议由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主持,并邀请前主席马英九及吴伯雄分别致词。

  马英九在会中表示,孙中山是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伟人,孙中山到过的地方,他都会走一遍,而当年孙中山号召海内外志士共襄大业,先后历经十次的流血革命行动,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268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四千年的君主专政,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马英九说,1949年后两岸隔海分治76年。虽然两岸体制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互助合作,振兴中华。这就是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所说的“同为中华,异为体制”。这也是2015年他与大陆总书记习近平先生在新加坡会面时,双方达成的共同信念。

  马英九强调,自2008年到2016年他执政期间,海峡两岸签订23个双边协议,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也建立了制度化的沟通管道,“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双方共同的核心理念,而“制度化协商”则是具体方法,两岸互信是建立在1992年两岸在香港达成的“九二共识”,内容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涵义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我方”可与中国大陆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推动各合作交流。

马英九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接着说,从2016年他卸任后,两岸关系开始显着倒退,快速走向紧张与对抗,在主张两岸互不隶属的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任政府内,大陆在台湾海峡举行大规模军演次数大增,两岸随时可能擦枪走火,这使得台湾在2021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去年知名美国CNN国际评论员札卡利亚更进一步指出,台海情势已从原本的“最危险”变为“更危险”。

  马英九说,为何两岸局势从他任内的和平稳定,民进党执政后就转变到剑拔弩张?关键在于民进党政府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中的两岸定位,也拒绝接受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但又提不出对岸能够接受的新论述,导致两岸面临彼此既没有互信,又没有沟通管道的危险境界。

  马英九认为,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便是“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战争绝不是任何人所期望的结果,唯有两岸和平稳定,才能确保彼此互利双赢。

  马英九提及,即使卸任公职多年,他仍致力推动并深化两岸交流。过去这五年,他三度带领台湾学生访问中国大陆,二度邀请大陆的学子回访台湾,两岸年轻人彼此互动热烈,交换见闻、也分享彼此的理想与烦恼。一开始接触就停不下来,他只能用“浑然天成,欲罢不能”来形容。两岸的未来就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上,双方的交流对话就是消弭误会、增进合作最好的方式。

孙中山先生逝世壹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致词。(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3月7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国民党今日举办“孙中山先生逝世壹百周年纪念座谈会”,马英九受邀出席致词时表示,孙中山当年的建国主张,包括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政权、治权分立,如今都已陆续在台湾实现,而大陆近年的政经改革,也大幅改变了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这对两岸人民都是正面发展,至关重要。两岸应该携手前行,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对于两岸关系,马英九说,战争绝不是任何人所期望的结果,至于两岸未来是否会发生战争,他始终认为“并非不可能,但机会不大”,关键在于两岸要审慎处理彼此关系,对台湾和大陆而言,战争代价都是无比沉重,备战当然有必要。但高昂军费对台湾是沉重的负担,双方应该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用对话取代对抗,创造两岸双赢,他执政的8年就是最好的实践。

  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国民党和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今天共同合办“中山先生逝世壹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三民主义理想的永恒追求”座谈会,探讨“中华民国”如何在台湾具体实现中山先生的建国理想,会议由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主持,并邀请前主席马英九及吴伯雄分别致词。

  马英九在会中表示,孙中山是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伟人,孙中山到过的地方,他都会走一遍,而当年孙中山号召海内外志士共襄大业,先后历经十次的流血革命行动,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268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四千年的君主专政,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马英九说,1949年后两岸隔海分治76年。虽然两岸体制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互助合作,振兴中华。这就是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所说的“同为中华,异为体制”。这也是2015年他与大陆总书记习近平先生在新加坡会面时,双方达成的共同信念。

  马英九强调,自2008年到2016年他执政期间,海峡两岸签订23个双边协议,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也建立了制度化的沟通管道,“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双方共同的核心理念,而“制度化协商”则是具体方法,两岸互信是建立在1992年两岸在香港达成的“九二共识”,内容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涵义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我方”可与中国大陆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推动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