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式微 开荒牛后代变流浪牛

  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据大公网报道,对于塔门牛群从何而来,坊间有不同说法,有指是渔护署由他处迁徙来的,也有指是岛上农耕时代的牛群后代,遭遗弃后成流浪牛。

  村长心痛草坡成沙泥地

  渔护署回覆《大公报》指,岛上一直以来都有牛只栖息,该署从未将任何牛只送往塔门。为防止黄牛接触或翻找收集点内的垃圾,相关部门已为岛上的垃圾收集点加设铁栏,该署会继续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络,适时检讨相关设施的成效。

  在塔门做了30多年村长的杜房九(圆图)表示,岛上的黄牛是20多年前农耕畜牧式微后,被村民遗弃的开荒牛后代。杜欣赏义工的护牛行为,他对绿草如茵的大草地被踩成寸草不生的沙泥地感到心痛,希望游客不要破坏岛上良好的生态环境。

  退休后搬回岛上居住的杜太表示,去年冬季乾旱,牛群缺粮缺水很可怜,她获悉有幼牛误食胶袋而死,特意在屋外挂上告示提醒并教导游人如何对待牛只的方法。

  到塔门游玩的周小姐表示,20多年前来塔门玩时,“山顶观景亭”前是大片绿油油的草坡,但今非昔比,感到很可惜。她认为,游人应遵守郊野公园守则,不要接触和喂饲动物,自己垃圾自己带走。

南宁招聘求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