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处“山系”拯救队 披荆斩棘险峰救人
这一群守护天使是攀山专家,精通各类绳结方法,一手头盔、一手GPS,身上挂满安全带,走起路来会发出清脆的“哐哐声”,那是金属爬山扣互相碰撞的声响。他们身怀绝技,披荆斩棘拯救生命。
他们是走在山岭最前线的救人英雄──消防处攀山拯救专队。\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文) 文澔(图)
新冠肺炎疫情下,愈来愈多人喜欢行山,暂时逃离“困境”,随之而来涉及行山事故亦倍数飙升,近期平均每日有1.6宗行山意外。根据消防处统计,去年攀山拯救事故有602宗,相比前年的215宗,增加387宗,大幅上升2.8倍,情况堪忧,对攀山拯救专队亦是很大的挑战。
作为攀山拯救专队的一员,消防处攀山拯救支援队署理消防总队目蔡国才预料,2021年山岭意外将会有增无减。他说:“为咗应付日益增加嘅山岭事故搜救工作,现时消防处已将基础攀山拯救技术,加入新入职消防员嘅基本课程当中,消防处嘅行动组人员同埋具特种救援资格嘅救护员,亦须接受攀山及绳索拯救训练。另外,我哋而家有三只搜索犬同一支搜救无人机队协助。”
拥有多年高山拯救及攀山拯救经验的蔡Sir,现为“消防及救护学院”技术救援组教官,平日手执教鞭,负责教学及训练工作,但每当有重大山岭事故发生,他会“披甲”上阵支援,协助规划和指挥专队人员执行搜救行动,经历和排除过无数困难,拯救人命。
“见到伯伯时他已近乎虚脱,身体倒挂喺树木之间,被荆棘缠结,满身伤痕,动弹不得,再向下堕就系悬崖。”
蔡Sir忆述,幸好当时伯伯的手机仍可联络拯救人员,根据其描述的方位,终于顺利从山腰位置,由专队人员从行山径打横“爆林”深入山坡,到达其所在位置。“见到伯伯时他已近乎虚脱,身体倒挂喺树木之间,被荆棘缠结,满身伤痕,动弹不得,再向下堕就系悬崖。”由攀山拯救支援队到场拯救起计,横跨七小时才终于顺利将伯伯带回山脚,迎接翌日晨光。
每次成功拯救一条生命,蔡Sir都感受到一份无比的满足感,既实践了儿时“我的志愿是做消防员”,又能够集合行山、攀山和教学工作的喜好于一身。蔡Sir笑言:“此生无憾!”
记者一再问他真的无憾?蔡Sir思索了一会说:“两年前有一晚,我送女儿到机场,她要出发去外国升读大学,佢由细到大都未试过离开我咁耐,我哋经常一齐行山,好唔舍得。但我突然接到消防局电话,话有行动要即时出发,我唯有离女儿而去。”
“对我嚟讲,呢个系一个小遗憾,感恩她好明白爸爸嘅职责所在,仲反过来支持我、安慰我唔好将呢件事放喺心中。”蔡Sir续说:“我觉得很荣幸,其实人生总有取舍,莫说我十分喜欢我嘅工作,而且能够帮到人、救人,真是绝对值得。”铁汉也有柔情一面。
这一群守护天使是攀山专家,精通各类绳结方法,一手头盔、一手GPS,身上挂满安全带,走起路来会发出清脆的“哐哐声”,那是金属爬山扣互相碰撞的声响。他们身怀绝技,披荆斩棘拯救生命。
他们是走在山岭最前线的救人英雄──消防处攀山拯救专队。\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文) 文澔(图)
新冠肺炎疫情下,愈来愈多人喜欢行山,暂时逃离“困境”,随之而来涉及行山事故亦倍数飙升,近期平均每日有1.6宗行山意外。根据消防处统计,去年攀山拯救事故有602宗,相比前年的215宗,增加387宗,大幅上升2.8倍,情况堪忧,对攀山拯救专队亦是很大的挑战。
作为攀山拯救专队的一员,消防处攀山拯救支援队署理消防总队目蔡国才预料,2021年山岭意外将会有增无减。他说:“为咗应付日益增加嘅山岭事故搜救工作,现时消防处已将基础攀山拯救技术,加入新入职消防员嘅基本课程当中,消防处嘅行动组人员同埋具特种救援资格嘅救护员,亦须接受攀山及绳索拯救训练。另外,我哋而家有三只搜索犬同一支搜救无人机队协助。”
拥有多年高山拯救及攀山拯救经验的蔡Sir,现为“消防及救护学院”技术救援组教官,平日手执教鞭,负责教学及训练工作,但每当有重大山岭事故发生,他会“披甲”上阵支援,协助规划和指挥专队人员执行搜救行动,经历和排除过无数困难,拯救人命。
“见到伯伯时他已近乎虚脱,身体倒挂喺树木之间,被荆棘缠结,满身伤痕,动弹不得,再向下堕就系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