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海涵)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分别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华文化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艺术交流”三个分议题展开研讨。笔者认为,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两岸之间的根基性问题,是关乎两岸关系前景的重要时代命题,值得两岸有识之士深思。

  笔者观察到,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与会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关注。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最坚固纽带,是争取台湾同胞国家民族认同的最主要抓手。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认同中华民族的坚实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两岸同胞应该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通过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力量,让推进两岸同胞更加走亲走近,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经由文化相互认同,展现解决两岸问题的智慧。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决反对遏制“台独”分裂。“台独”分裂势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敌人和最大威胁。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条件。近些年来,民进党当局大肆在岛内推动“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企图以虚假的史实、错误的史观来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建立所谓的“台湾民族”,为“台独”分裂中国辅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障碍,危害极大。因此,要揭露民进党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危害,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两岸观,消除“文化台独”在台湾岛内产生的恶劣影响。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当常来常往,故应当要积极推动两岸交流,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强信任,促进心灵契合。两岸交流再怎么扩大都不为过,应该让更多台湾同胞多来大陆各个城市走走看看,领略祖国大陆的优美风光、名胜古迹、科技发展、风土人情,加深他们对大陆的瞭解和认同。

  在笔者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集各方合力、久久为功。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坚决反对遏制“台独”分裂、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的基础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应聚焦青年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两岸青年尤其是台湾青年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重要。要增强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认知,首先,应该创新方式方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用青年朋友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达其中的深层精神内涵。不少包含中华文化的歌曲、影视剧、游戏等载体就曾在两岸青年中大受欢迎,比如周杰伦的系列中国风歌曲,大陆的《琅琊榜》《庆余年》等优质古装影视剧,《黑神话·悟空》等游戏。通过这些轻松的形式和渠道,两岸青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建立。

  其次,要更多地为两岸青年提供发展机遇,让他们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尤其是对台湾青年而言,他们通过亲身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有机会体验和感受大陆的发展,就会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和认知,也会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荣耀与自豪,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提供发展机遇,还可以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与融合,使他们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海涵)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分别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华文化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艺术交流”三个分议题展开研讨。笔者认为,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两岸之间的根基性问题,是关乎两岸关系前景的重要时代命题,值得两岸有识之士深思。

  笔者观察到,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与会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关注。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最坚固纽带,是争取台湾同胞国家民族认同的最主要抓手。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认同中华民族的坚实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两岸同胞应该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通过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力量,让推进两岸同胞更加走亲走近,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经由文化相互认同,展现解决两岸问题的智慧。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决反对遏制“台独”分裂。“台独”分裂势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敌人和最大威胁。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条件。近些年来,民进党当局大肆在岛内推动“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企图以虚假的史实、错误的史观来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建立所谓的“台湾民族”,为“台独”分裂中国辅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障碍,危害极大。因此,要揭露民进党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危害,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两岸观,消除“文化台独”在台湾岛内产生的恶劣影响。